「211餐盤」怎麼吃最有效?醫揭3大重點:便當火腿、香腸換滷豆干

連假剛過,許多人大吃大喝完要開始認真減重,但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些人能輕鬆瘦下來,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醫師指出,飲食關鍵往往不在餐盤比例,而在於食材的加工程度,研究指出,即使是標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減肥效果仍遠不及原型食物,以下整理餐盤「3大重點」吃對不怕胖。

吃得健康卻瘦不下來?關鍵在食材!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表示,刊登於《自然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的情況下,同一批參與者在最低程度加工飲食下,體重下降更快、更明顯;一旦換成超加工飲食,效果就大打折扣。



健康超加工食品減肥效果差

李唐越說,該研究共納入55名、身體質量指數介於25~40之間的成年人,屬於過重或肥胖族群,且日常飲食中有一半以上的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試驗採用交叉隨機對照設計,所有飲食內容都符合英國「國家健康飲食指南」。

在研究中,最低程度加工食品與超加工食品在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比例及食物分類上完全一致,唯一的差別就是加工程度。參與者依隨機順序,先進行8週MPF,再經過4週緩衝期恢復原本飲食,接著再進行8週UPF;另一半則順序相反。目的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和自己比較,排除基因與代謝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兩種飲食雖然都能讓體重下降,但採取MPF時平均減重2.06%,在UPF時僅有1.05%,差距接近兩倍。

李唐越指出,更重要的是,MPF減掉的主要是體脂肪與內臟脂肪,食慾控制也更佳;相反地,UPF雖然體重下降,卻沒有帶來顯著的脂肪改善。換句話說,即使在「健康飲食」的大框架下,標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效果仍遠不及原型食物。



211餐盤「3大重點」正確吃

李唐越強調,這項研究雖然不是專門針對211餐盤,但「挑對食材」的原則,與211餐盤完全相符。他也整理出3個重點,讓民眾透過正確的飲食方式,不僅看得到減重成效,更能長期維持:

  • 蔬菜是應佔據211餐盤的一半:它們飽足感強,能提供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是腸道益生菌的能量來源。日常飲食中,建議挑新鮮、顏色多樣的蔬菜,烹調方式越簡單越好。如果在自助餐夾菜,盡量避免把油湯撈進去或者過水去除菜餚表面過多附著的油脂。
  • 蛋白質在211餐盤裡至少要有四分之一:因為它能刺激飽足激素分泌,讓人更快感到滿足,讓身體在消化過程中燃燒更多能量。更重要的是,蛋白質能幫助減重過程中維持肌肉量,避免「瘦了卻變虛弱」的情況。建議選擇天然來源,例如魚、雞胸肉、蛋或豆腐,而不是火腿、香腸這類加工肉品。像是點便當時,滷蛋或豆干會比香腸更符合211的原則。
  • 全穀雜糧在211餐盤裡至少要有四分之一:澱粉屬於多醣類,但精緻澱粉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也更容易上癮,是肥胖的隱形推手。建議選擇五穀糙米、原型燕麥、地瓜這類全穀雜糧,不僅能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上升幅度,並延長飽足感。舉例來說,早餐把白吐司換成地瓜,就是簡單又有效的做法。

李唐越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因對蛋白質與蔬菜中的鉀離子需求不同,在日常飲食習慣上不建議直接套用211餐盤。此外,若已經出現體重控制不佳、血糖起伏大、三高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光靠自行調整飲食往往效果有限,仍應尋求專業醫師與營養團隊的協助,透過完整的評估與規劃,才能安全又有效地達到控糖減重的目標。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