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火中涅槃重生/楚秀月

——簡評范宗科小說《塵囂》

楚秀月

一部好的小說,在我看來,並不僅僅是讓讀者在這個故事中獲取趣味、談資或警醒,還要探求到人性的本質,看清真實生活中高貴、低俗、隱秘或缺失的部分,並滿足他們精神世界的豐盈和嚮往。范宗科老師的長篇小說《塵囂》,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選擇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熟悉的領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敘述,編織符合生活邏輯的事件,充分挖掘和窺視人物性格的多變,展現人性縫隙中的光與影對人生起起伏伏的影響,書寫當下普通人真實日子的斷裂與延續,審視他們平庸人生的奇特段落。

我最初讀《塵囂》,是在五年前,那時它的故事情節僅僅發展到錢多和金招弟的成都之行。我能理解范宗科老師把只寫到一半的長篇小說發給我們幾人看時的迫切心情,那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期待,更是一名真正的作家謙虛的寫作態度和文友間真誠而深厚的情誼。的確,雖然它還沒完成,又是未經修改的初稿,但它的整體框架已立起來了,從字裏行間我已感知到此篇的大氣象。這裏的大氣象,不僅指它的主題是專業作家都極少涉及的醫藥行業,更是指它所表達及揭露人性的人生態度。

在我看來,錢多和金招弟的成都之行,是此篇最為關鍵的一個點。這個點設置得很巧妙,他倆發展成了情人關係,故事的情節才得以發展,才能把人性中最為隱秘的渴望上升到一種自然屬性。自那時起,對於只讀到一半的《塵囂》,我念念不忘。很多個夜晚,當我領略過世界名著的精彩,合上書頁的那一刻,我都會想起《塵囂》。我無數次猜測,錢多和金招弟面對各自的婚姻留給他們的巨大空洞,將怎樣邁出勇敢又不堪的一步,而此後,生活又將賦予他們怎樣的契機和走向。

直到半個月前,我利用一周的時間通讀完《塵囂》,我才明白,這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此篇故事從頭至尾就像開閘的洪水,一經釋放,便一路澎湃。這些流動是平緩的,卻有著衝破生活堤岸的巨大力量;這些流動是無聲的,卻有著激蕩人間悲歡的致命誘惑。這些力量和誘惑,皆來自通篇所書寫的人物,他們都是普通人,平凡如我們身邊的發小、朋友和同事,卻讓我們產生出閱讀的舒適感,產生出因熟悉而有的親切感。正是這種讓人無法拒絕的舒適感和親切感,讓我對此部小說欲罷不能。

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日常寫作的精彩之處,它不僅僅是寫日常,也是對日常生活的考量及篩選。面對日常生活的重複又多變,繁複又無序,每一位讀者都是參與者,更是審視者和挑剔者,這對寫作者來說,也就有了更大的難度。但於范宗科老師而言,卻是輕車熟路,因為他是在寫自己熟悉的醫藥行業的故事,寫好,就成了必然。這種必然,包藏著作者多年來對此篇運籌帷幄後的獨具匠心。這種必然,是順其自然,也是精心設計。

范宗科老師是在寫自己熟悉的醫藥領域,這就讓他的筆墨行文遊刃有餘。的確,他曾在醫藥系統工作多年,又肩負過領導職務,他異常熟悉這一行業,寫起來就像春天的風吹拂著一朵雲,風會行走,雲會舞蹈。關於民營企業的發展,他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都是長期在此行業摸爬滾打得來的智慧結晶。他異常清楚,民營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內部股權結構和管理的模式是最關鍵的,唯有進行股份制改革,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而對於醫藥行業零售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他更是一清二楚,這讓故事情節的安排更加的合情合理和有血有肉,使通篇具有了細緻入微的真實感。

曾經讀到過一句關於小說寫作的描述:寫小說就是寫人,寫人就是寫人物性格。的確,一部成功的小說,絕對少不了對人物性格進行深入、鮮明、靈動的描述。可以看出,《塵囂》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范宗科老師是很用了些心思的,但這些心思又了無痕跡,就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這和他的寫作天賦、多年的寫作經驗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密不可分。他對筆下人物性格的刻畫,是立體而多維度的。外貌描述與人物內涵相輔相成,風格迥異;行為描述合情合理,動感十足;細節描述觀察入微,表達準確,心理描述符合邏輯,使人感同身受;而語言對話的描述更是活靈活現,各說各話;再加之對人物的背景經歷、思想觀念、行為舉止等諸多筆墨渲染,《塵囂》中一群在俗世煙火中苦苦掙扎、體驗人間愛恨悲歡的人物群像,便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在公司新店開業時,當著許多職工和中層領導的面,錢多僅僅因為自己莫名其妙的不開心,就將店長踢倒在地,在準備踢總經理時,因用力過猛,將自己閃倒在地,他惱羞成怒,爬起來追著人滿街跑。讀完這段,一個粗俗、為所欲為的暴發戶形象躍然紙上。而錢多的語言,因受學歷背景和文化素養的影響,多是簡單粗暴的。當他看到諸文敏辭職的字條,一下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氣急敗壞道:都是唯利是圖的小人,都是一幫王八蛋,吃我的飯,掙我的錢,我還不敢說一聲。都滾,滾得越遠越好,我錢多還不要總經理了,我幹,我自己幹,我就不信,離了你們,地球就不轉了。這些極具侮辱性的話語,把一個極具膨脹心理的私企老闆的嘴臉,展現得淋漓盡致。當他帶著秘書陳楚紅出差逛商場時,為討好陳,給她買了不少東西,正當他得意忘形用金錢展示自己男人的魅力時,遇見了朋友龔志明,當他得知龔給媳婦買了條連衣裙,錢多的心像被蠍子蜇了一下,突然清醒過來,卻假裝平靜,怕被陳楚紅看破心事,當陳楚紅讓他給愛人也買一條連衣裙時,錢多暗暗稱讚陳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女人。這些多方位的描述,把一位在婚內婚外隨意遊移的男性心理把握得異常複雜、生動和準確。仔細想想,在我們每一位普通人看似有序、美好的生活中,都隱藏著一個深不可測的心理世界,它禁不起追問、深挖和逼視,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陰沉晦暗的角落。就像有日出就有日落,就像有白天就有黑夜。而好的作家,是善於捕捉和書寫自己筆下每一個人、每一個念頭的瞬間。

正如范宗科老師所言,小說中的人物沒有好壞之分,更沒有對錯,寫作者只是在敘述特定的環境及實踐中,讓主人公選擇自認為正確的行為及做法。人性是複雜的,而作家筆下的人物更應該是複雜的。那些用高大上的故事情節和語言堆砌起來的虛假形象,無疑是不符合人性的,也會遭到讀者的反感和恥笑。《塵囂》對錢多、金招弟、許玉屏、林青梅、高翔、龔志明等一大批人物形象的描寫和解讀,不落俗套,各人物間的複雜關係,環環相扣,符合生活邏輯,無絲毫生搬硬套之感。這不僅提高了此篇的可讀性,更增強了其藝術感染力。

對於錢多聘請的總經理龔志明,在全篇所占筆墨並不多,在我看來,卻是文中正義和勇敢的化身,是挑戰當今社會唯利是圖以及無做人底線的一面旗幟。面對鴻盛醫藥公司的諸多弊端,他勇於亮出自己的觀點,即使面對自己老闆錢多的蠻橫無理和驕縱暴躁,哪怕以放棄優惠的高薪離開鴻盛為代價,也在所不辭。他不僅僅有著較深厚的文學功底,更是一位自律而有情懷的人,雖然最終他離開了鴻盛,但給依舊工作在水深火熱中的同事們樹立了較好的榜樣,留下了應對鴻盛所面臨的雜亂無序的智慧微光。而他和許玉屏的關係,我個人認為,這是已婚男女相處的最佳典範。兩人在工作中相互幫襯有商有量;在感情上相互依戀有情有義,最終卻能守住底線,不越雷池一步。我想,范宗科老師這樣的安排是有深意的,面對婚外情氾濫的當今社會,如何抵抗人性最原始的誘惑,做到潔身自好,是值得所有讀者深思的問題。

如果問我最喜歡《塵囂》中哪一位女性,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許玉屏。的確,她外表柔美,內心卻異常勇敢。面對自己喜歡的龔志明,她敢愛敢恨;面對錢多的低能管理,她敢說敢做。她柔弱的身體裏,可以爆發出巨大的能量,而支撐這種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她作為女性的自立自強、自尊自愛以及她理性而聰慧的光芒。對於金招弟,雖然她是第一女主角,個性塑造得也極為豐富,但我對她總是親近不起來,總覺得她和許玉屏相比,身上缺少一種勇敢的東西,她總是被動地接受命運賦予的一切,面對所有潑向她的污水,她除了默默忍受,就是逃避。而她獨自一人的成都之行,最終讓她較為清醒地面對自己所遇到的難題。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金招弟到底愛不愛錢多,答案是否定的,她更多的是被自己的虛榮和需要打敗的,她被人性的弱點所裹挾,不得不向前走,直到把自己原有的平靜生活全部摧毀。

《塵囂》中有很多貼切的比喻也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比喻兩個人的關係:就像一節摔斷了的磁鐵,越想將斷面接合起來,就越有排斥力。比喻深秋的陽光:像已經失血過多的產婦,蒼白而冷寂。類似這樣新鮮、獨特、準確的比喻在書中還有很多,展現著作者的語言才華,也為小說增加了生趣,並帶給讀者強烈的想像空間。只有對生活細緻地觀察過、思考過的寫作者才能夠聯想出來。關於錢多手中的那把扇子,我個人感覺,很多時候,他都是在用開合扇子的舉動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空虛,以填充自己看似忙碌實則無所事事的生活。這也讓我想起范宗科老師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熱土》中的那條狗,扇子和狗有著相同的作用,都是為了安撫那些不安的靈魂。

在我的印象裏,《塵囂》應該是自己讀過的唯一一部關於醫藥行業的小說。在如今很多底層人買不起藥、看不起病的現實中,這無疑是一個關乎民生的重要話題,這更是一個敏感的主題。小說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揭露當今社會的陰暗和醜陋。雖然極盡克制,在《塵囂》的字裏行間,我依然能讀出范宗科老師對天下眾生的悲憫情懷。體察到普通人生活中的種種狀態,貼近他們的悲喜,才會對生活和他人產生真正的理解、寬恕和愛。這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是特別難能可貴的。

范宗科老師是市作協我接觸最多的一位老師。他熱愛運動親近自然,他心懷大愛無私付出,他細緻如絲又豪邁大氣,他不善言辭卻懷揣烈焰,他時而純淨如少年,時而又聰慧如智者,他被生活的瑣碎捆綁著,內心依舊充滿詩情畫意,他有感性的真性情,他更有理性的真善美,他動中有沉靜,他靜中有奔騰……

當我寫下此文最後幾個字,我的腦海中出現一幅這樣的畫面:一位飽經生活磨難卻依舊心懷赤誠的男子,左手捧著文學,右手舉著書法,他站在到處堆滿書籍的家中,放眼四顧。陽光透過窗玻璃照在書頁上,也照在他修長又健碩的身體上。一些塵土飛起來,一些喧囂落下去。那一刻,他的目光是安詳的,他的內心是幸福的。這安詳和幸福,來自他身邊摯愛的兩位女性。因為愛得真實,他承擔起自己作為女婿的責任:照顧一位90多歲得了癡呆症的老人;因為愛得深沉,他肩負著自己作為父親的無盡使命,撫育一位還在懵懂中蹣跚學步的幼兒。有那麼一刻,我就理解了他的不易,這世上,有誰能逃脫俗世裏的煙火?一邊擦著眼淚奔跑,一邊尋找自己內心渴望和遠方,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常態,可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中懷抱目標並做出成就的人並不多,在煙火中能夠涅槃重生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而范宗科老師是其中的一位。我相信,他的寫作之路,一定會走得更深更遠。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