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藝文 人氣藝文
鮑伯

鮑伯(4 年前)

我和他,一個來自西方,一個來自東方,年紀相差四十餘歲,兩個毫無干係來自地球兩端的人,卻在先後移居美國後在他國結下有如親子般的厚誼 往事,只要不傷筋動骨,說起來都是甜蜜的,但如果事情發生時刻骨… 詳全文

冬陽下的烤地瓜香

冬陽下的烤地瓜香(4 年前)

有趣的焢窯 北部的冬天總是濕濕冷冷,就算有太陽也常害羞地躲在厚厚雲層後頭,難得露出金色圓潤的全身給人們瞧瞧。 這天,難得一見的冬陽露臉,我們幾位好友相約到阿珠家焢窯烤地瓜。阿珠家裏配備齊全,除…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美國的中國餐飲界教母(4 年前)

江孫芸(Cecilia Chiang)是美國餐飲界響叮噹人物。因為她,美國人才知道原來中國菜不是雜碎、炒麵那些,還有叫化雞、樟茶鴨、魚翅……等。也因為她才知道中國館子也有法國餐館那樣的氛圍、擺設… 詳全文

指定吵架天(4 年前)

到了這天,他拿出A4紙,一項一項念出對老婆的不滿。不過,他的語調僵硬生澀,反而充滿突兀而莫名的喜感 堂弟結婚後,發現婚姻生活不如他想的那樣美好,經常和老婆爭吵。兩個人爭執的點,幾乎無所不包,從… 詳全文

發刊詞:義之中庸(4 年前)

我很欣賞講義的「義」字,這是很重要的,是人與社會結合不可或缺的中庸之道。 吳聲昱 水生植物專家,人稱「田中博士」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圓點女王

紐約時報新視界:圓點女王(4 年前)

草間彌生旋風 說起草間彌生,你想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圓點,還是一顆巨大的南瓜呢? 一九五七年,草間彌生從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移居到紐約,但在藝術界備受冷落。如今,她以鏡子創作的藝術裝置「無限鏡屋」,在… 詳全文

費文書房:心中的小孩(4 年前)

找回那個被忘記的我 我的抽屜裏有一張童年的照片,他是我心中的小孩。昨天,我打開抽屜,拿出照片,輕撫他的臉頰。恍惚之間,我們已渡過了時間之河,坐在從南投返回臺中的臺糖小火車上。他伏在窗邊,望著…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十七歲的抉擇,驕傲的

當心打開的時候:十七歲的抉擇,驕傲的(4 年前)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很喜愛看運動比賽,尤其國際賽事,特別是我們臺灣在其中亦占有一個腳色。 我喜歡看選手在公平原則下,各憑本事,各盡自己最大努力創下自己最好的成績。當汗水淚水模糊難分的那一剎那,…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疫情擋不了他們的愛

紐約時報新視界:疫情擋不了他們的愛(4 年前)

一對八十多歲戀人,在國界邊境的浪漫 她開著小轎車,從丹麥這一側過來;他則騎著電動自行車,從德國那一側來。她拿出咖啡和桌子;他擺出椅子和杜松子酒。然後,兩人分別在邊境的兩側坐下,相隔一、兩公尺… 詳全文

標竿集:生氣?且慢(4 年前)

有時過於主觀的認定,可能誤會了好心人的善意 那日,心情煩悶,想開車到住家附近的湖邊散心。一上車,卻發現油箱告罄,只得先去自助加油。心不在焉的操作步驟,迅速完成,然後迫不及待的上路。行經熟悉的…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顛覆美國餐飲界的大廚(4 年前)

把亞洲庶民小吃,提高到國際食尚的火紅大廚David Chang,最近出版他的回憶錄,透露他成功的心歷路程,以及背後的心酸。 David Chang(張碩浩,或稱張錫鎬)是韓國移民的第二代,1977年出生在美國…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突破(4 年前)

努力學習,廣結善緣,未來必定充滿光明 現代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不少年輕朋友希望事業能一步登天,一夜致富,認為這才是「突破」。這種突破並非全無可能,但機率小之又小。 想要真正的突破,以下幾點可… 詳全文

觀呼吸小間(4 年前)

在這個小房間,我們可以獨處,單純練習注意呼吸與微笑 我們做任何活動都有專用的房間,吃飯在餐廳,睡覺在臥房,看電視在客廳,卻沒有練習正念的專屬空間。我建議每個人在家中設置一個小房間,稱為「觀呼… 詳全文

孩子們的大玩偶

孩子們的大玩偶(4 年前)

爸爸總是笑著,藏起眉間不經意露出的疲憊,扮演餐桌上的開心果 前幾日,到附近的商店幫爸爸買染髮劑。我在陳列架前躊躇良久,一邊比較著不同染劑的顏色。回家後,爸爸坐在一張背向門的木頭椅上,露出一頭…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