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日常的「偏見」



坦白說,如果自己問自己,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是不是幾乎都認為自己是個既明理又講理的人?
其實,那樣的想法往往未經實際考驗,大半一廂情願,執意程度有時甚至達到「難以動搖」而不自知的地步。說來,我們每一天每一時刻,所思所為,多少無不受到一些不問情由不分是非的「偏見」或「成見」所左右。有時候自己也許可以感覺得到,只是不肯承認,更多時候則毫無意識,任其存在,任其牽拉。
什麼是「偏見」?「偏見」又怎麼來的呢?
通常,那是我們從小自周遭生存環境中一點一滴「汲取」來的,雖然即使活在同一個時空,基於種種來自大腦與心理因素,每個人面對相同事故的反應並不必然一樣,甚至大相逕庭。
偏見的組成元素無數,不過最普遍的成分,乃是從眾習得的「刻板」印象與價值,可以是負面(進過監牢的沒有「好人」),也可以所謂正面(學歷高、書讀得多的人比較有「智慧」)。
再舉例子,一般較少經過心智思辨的流行觀念中,醫師這個特殊行業在我們社會豈止「精英」一詞可以完全包含,民意代表跟「做官」沒有兩樣而且官愈大「學問」也愈大,警察沒有「壞人」,大學教授不會作奸犯科,男生跟理工畫等號,女生皮膚白皙比較好命,爸爸負責吃飯媽媽洗碗,我的年紀最大每個人必須尊敬我,你貧窮是因為你懶惰不然就是不夠聰明。在日本,認為講大阪方言的人比較笨;在澳洲,亞裔很難免除遭受內隱的歧視;在瑞典或法國,穆斯林不想討打最好不要戴頭巾。
簡單地說,「偏見」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對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做出沒有道理的價值裁斷,或表現出自己也說不出好理由的喜厭好惡。
科學家說,我們大腦從嬰兒時期就不斷對外在事物開始分類、貼標籤。四條腿會吠叫的動物叫做狗,會彈會跳的圓形物體叫做球,玩具跟食物是不同東西。不過,我們大腦不單只對物做工,對人亦然─人事所以變複雜,人與人之間會彼此傷害,就是從這裏開始。
是的,大腦深處心頭角落倘若存有什麼「壞」的念頭或感覺,不能說犯法,要緊的是行為。當一大群人,甚至整個社會,都抱持相同偏差不公的成見而且訴諸暴力行動,整個社會每個人都有可能付出代價,譬如勸導別人戴口罩,卻招來拳頭或刀傷。
科學家利用神經影像科學,例如磁振造影或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撩撥偏見進而刺激化成有形無形,有軟有硬各樣暴力的,卻是源自「鄙視」、「嫉妒」、「厭惡(仇恨)」,以及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傲慢」情緒。
不錯,凡人很難擺脫這四種情緒;那麼,偏見有可能袪除嗎?
有,雖然不容易。
首先,明白並承認你我每個人都擁有某些「偏見」,邁出這第一步,再不斷反芻練習,猶若跑步一樣,腳力會愈來愈強,也許跑不出第一名,至少跑贏了自己,愈跑愈快,偏見愈來愈少。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