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聽楓園的美麗與哀愁

蘇州金太史巷旁的慶元坊,有一座小巧的聽楓園,曾是清代同光時期的蘇州知府吳雲的宅園。吳雲住在這個「小有花木之勝」的園子裡,與附近的曲園主人俞樾,還有寓居在鶴園的朱彊村左右為鄰,往來者都是些鴻儒碩學。關於園林之勝,俞樾說聽楓園在「精」,自家的曲園在「微」。其實「精微」二字,恰可以概括江南園林的特徵。清幽恬靜的精緻院落,有歷史,也總是有故事的。



從紅梅閣到聽楓園

聽楓園的故事,與一位徘徊在月橋花院、瑣窗朱戶間的美麗女子有關。院落的前世,原是宋代詞人吳感的宅院,「紅梅閣」是吳感的書房。吳感愛梅花,所作《折紅梅》詞曾流傳吳中: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細閱。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別。

以人喻花,花與人之間的相似和隱約,使得人們更願意相信吳感是因人愛梅,因愛而賦詞。相傳吳感有家姬「紅梅」,能歌善舞,與主人之間有「我賦新辭,小紅低唱」的默契,所以吳感因「紅梅」而命之書房。

從吳感的「紅梅閣」,到吳雲的「聽楓園」,從時序講,已是從早春走到了秋冬。
四時更替,小園易主,到民國時,聽楓園又不知幾易其主了。

這年,與袁世凱淵源極深的張一麐(一八六七年-一九四三年)晚年退居蘇州,在聽楓園西端的吳殿直巷東頭,建宅居之。

嚴格意義上講,這裡才是宋代吳感第宅的故址,所以張一麐把自己的齋館稱為「古紅梅閣」,自號「古紅梅閣主人」,甚至把自己今世裡的遭際和心情寫成一本書,名字就叫《古紅梅閣筆記》。

橫渠後裔南渡吳江

吳縣張一麐一族,據張一麐在民國十七年所寫的《張氏族譜序》中說:「吾家系出橫渠,世傳耕讀。明季兵燹,宗譜散佚無存,故今譜以在吳祖讓四公為始。」橫渠即北宋理學家、關學創始人張載(一○二○年—一○七七年)。張載寄寓於陝西郿縣橫渠鎮,所以人們稱他「橫渠先生」。

張載一族從遠源講,是出自清河郡張氏,這是唐初官定張氏郡望之一。清河張氏在魏晉時期便是著姓士族,入唐以後更是顯赫,如張文瓘一支,《舊唐書》稱「父子兄弟五人皆至三品官,時人謂之『萬石張家』。」有人做過統計,清河一望在唐代入仕的有一百九十二人,其中三品、五品以上居高位的有六十七人,官居宰相的有兩人;六七品七十九人;八九品四十六人。

清河張氏唐末時開始式微,其中一支的北宋張載家族即數輩不顯,張載父親死於涪州任上,歸葬途中,因川資用盡,加以戰亂阻隔,只能就地安葬,因此子孫徙居橫渠,後來才逐漸成為地方望族。

據族譜記載,張載後裔中一支在南渡後先居浙西,大致在明朝前期遷居吳江,成為這支始祖。

作為宋代理學的先驅者,張載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居多,這就是著名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話,放在「往聖」的學術和思想背景下,放在宋代儒學復興的環境下,體現了古儒的精神。用現代的理念和精神去理解,大體上是說:要為當下社會建立一套以「仁孝」為倫理核心的精神價值體系;要為民眾指明一條可以通過努力而把握命運方向和生命意義的道路;要恢復前聖所提倡的思想精神和人格典範和學術傳統;要開拓太平、大同的社會政治理想基業。

對於處在亂雲飛度的清末民國時期的張一麐來講,先祖的「橫渠四句」,足以成為自己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