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獨家化 中山大學逆轉劣勢竄起

中山大學雖是頂大之中最年輕,但近年來主打兩大策略,走出自己的路。校長鄭英耀認為,長期深耕城市發展、產業進階,搭配國家政策推動,中山逆轉劣勢水到渠成。

位於高雄西子灣邊的中山大學,可說是去年至今,能見度最高的國立頂大之一。

教育部四大國家級政策全拿,商管領域成立國際金融學院、人文領域獲選雙語標竿大學、理工領域成立半導體學院、生醫領域成立後醫系,羨煞各所大學校長,在《遠見》今年大學排行榜中,中山不僅重回綜合大學前五強,校長互評調查中,也從22名一躍到第七名,成為最大黑馬之一。

「中山在這波高教浪頭上,原本的劣勢轉變成了優勢!」面對中山去年傑出表現,校長鄭英耀笑著說。

最年輕的國立頂大,規模小對傳統評量不利

中山是南台灣重要頂大,但相對臺成清交,年紀輕(1980年才成立)、規模小,在過往以學術論文為唯一大學評量指標的年代,顯得非常不利。

鄭英耀舉例,中山專任教師人數為500多人,而臺大就有超過2000人,「中山就算每位老師一年發表三篇國際論文,合起來也才1500篇,臺大只要一位老師發一篇,總數就已經直接就超越中山。」加上產業發展長期重北輕南,都讓中山過往爭取一些科研相關經費時,吃了先天的虧。

「中山也沒有要變成另一所台大,先天條件不同,那就走出自己的路!」鄭英耀2019年與所有高階主管訂出「中山2030年校務計畫」,對未來中山做出明確定位:「國際型的頂尖研究型大學」。

而這也帶出推動中山的兩大推升策略:「國際化」「獨家化」。

策略1:廣招外師提高國際化,接軌雙語人才

近年很多大學國際化作法是設立國際學院,廣招海外學生,「但中山反向思考,台灣高教的國際化,不應只是為國外培養人才,應該優先培養台灣自己的人才,」鄭英耀推動每個學院都有外加10%的外籍師資名額,讓更多人在中山就有全英文上課的機會。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卻很不容易。 國立大學因為教師員額的受限,通常有人退休,才會再補上一位新老師。中山盤點過財務結構之後,還有新增100位老師的空間,「中山承擔得起這10%的師資增加,就鎖定外師,拓展中山每個學院的國際化能量。」

在此同時,中山進一步鼓勵大學部將部分班級直接轉型為全英班。 中山的電機系和化學系,原本都有兩班,就將其中一班直接改為全英班。 一開始,中山也忐忑這樣的作法,學生是否能接受?然後嘗試下來,不僅全英班的入學分數更高過於中文班,教學滿意度調查,全英班也比中文班更高。

當去年教育部正式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時,已經準備好的中山,順理成章地獲選為全國四所雙語標竿大學之一。

策略2:打造區域獨家或第一,等待政策時機

「或許有些領域,中山還是無法和資源最豐厚的北部比,但一直都是南台灣的第一或獨家,」鄭英耀舉例,中山管理學院不僅是南部第一所開辦EMBA,也是全國第一所通過國際AACSB認證,唯一連續六年獲選為Financial Times全球百大管理學院。

又或者,近年熱門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中山晶體研究中心是國內唯一具備生產6至8吋晶圓設備的研究中心。

鄭英耀強調,中山不管商管、科技、海洋、生物等領域,都是全國二∼五名、也是南台灣第一,只是過往在重北輕南下被忽略了。

隨著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南北平衡,當許多重點計畫都轉向南台灣布局時,中山自然就成為最佳人選。

例如,去年教育部宣布成立國家級的國際金融研究學院,北部選擇傳統商管名校政大,中山就成為當仁不讓的南部首選;去年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國家級半導體學院,首波由臺成清交獲選成立後,第二波第一家通過的,就是中山。

鄭英耀強調,把人才培育當做中山責無旁貸的責任,持續思考怎麼結合自身科研能量,去對應南台灣的城市發展或產業進階,長期深耕後,「當某天國家的政策來臨,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圖/中山校長鄭英耀打造中山獨家或南部第一的科研中心,成功翻轉小校先天劣勢。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7月號:https://bit.ly/3R96j38】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