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協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環境資訊協會
在森林裡挖寶 牡丹鄉深化部落生態旅遊 發展林下經濟養蜂又種菇

在森林裡挖寶 牡丹鄉深化部落生態旅遊 發展林下經濟養蜂又種菇(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屏東報導 觀光是恆春半島的主要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多元族群交融的文化,還有熱帶海洋的墾丁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到訪。恆春半島近年在政府、學術單位和在地社區的 詳全文

關鍵字:COVID-19DIY因應疫情國科會大盤屏東料理旅遊景點桃花水庫疫情食材

靠海生活也擁林中之寶 種回昔日保安林 景觀復舊後全改觀

靠海生活也擁林中之寶 種回昔日保安林 景觀復舊後全改觀(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 花蓮報導 編按:「台日海岸林交流專題」系列文章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企劃而成,期待透過不同角度切入台灣各地居民與海岸保安林的故事,傳達 詳全文

關鍵字:618共學基金屏東屏東縣教育日本瑜珈花蓮花蓮縣蛋白質雞蛋

COP26承諾不再毀林後 2021熱帶森林覆蓋面積仍少千萬公頃

COP26承諾不再毀林後 2021熱帶森林覆蓋面積仍少千萬公頃(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衛報》報導,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的最新資料,2021 年全球原始熱帶雨林持續遭到無情破壞。各方擔憂各國政府無法在203 詳全文

關鍵字:CES俄羅斯全球暖化外資巴西年前新資暖化火災環境部碳排放種樹能源

20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2 年前)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生物多樣性是目前許多永續發展課題的解答。從以自然為基礎、以生態系為基礎的氣候解決方案、健康、食物、水資源,到永續生計等議題,生物多樣性是讓世界重建美好的 詳全文

關鍵字:美元能源補貼日本名古屋教育年前極端氣候疫情基金投資環保夏季CESBTSCOVID-19運動氣候變遷共學iOS

世界最大野生動物通道將動工 橫跨加州10線道高速公路 為美洲獅留生機

世界最大野生動物通道將動工 橫跨加州10線道高速公路 為美洲獅留生機(2 年前)

想像你正疾駛在美國加州一條10線道的高速公路上,有一頭美洲獅也正默默經過你的頭頂⋯⋯《衛報》報導,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通道將於地球日(4月22日)在加州開工,這個想像很快就會成真。 世界最大的野生 詳全文

關鍵字:美國美元開工基金地球日交通相處FED

為野生動物留下30%的地球還不夠 研究:保護區應落實物種導向管理

為野生動物留下30%的地球還不夠 研究:保護區應落實物種導向管理(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衛報》報導,根據20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國家公園和其他各類保護區保育野生動物的效果不一,且若無法以物種為導向落實管理, 詳全文

關鍵字:年前總統氣候變遷維基百科法國Mac馬克宏

沃旭首創珊瑚孕生研究 將於離岸風機基礎安置珊瑚幼卵

沃旭首創珊瑚孕生研究 將於離岸風機基礎安置珊瑚幼卵(2 年前)

整理:陳昭宏(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沃旭能源宣布啟動全球首創「珊瑚孕生可行性研究」,與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利用離岸風機水下基礎提供的特殊環境,安置珊瑚幼卵,觀察其是否能依附生長。研究計畫 詳全文

關鍵字:全球暖化再生能源暖化澎湖能源風電

把水找回來 「虹吸管」現身布袋廢鹽田 復育濕地打造候鳥棲地

把水找回來 「虹吸管」現身布袋廢鹽田 復育濕地打造候鳥棲地(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嘉義布袋廢棄鹽田,為水鳥棲地縮減光電開發,同時民間積極認養週邊鹽田濕地,有「布袋模式」的美稱。高雄鳥會今年4月擴大認養近252公頃鹽田,並與特生中心合作研發「虹吸式引 詳全文

關鍵字:高雄市年前缺水水門外資減碳極端氣候電力環保

聯合國啟動「減塑條約」談判 有望成《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綠色協議

聯合國啟動「減塑條約」談判 有望成《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綠色協議(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全球175國代表上週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上達成協議,將開始談判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塑膠污染爆炸性成長的 詳全文

關鍵字:日本美國清理減塑年前塑膠微粒基金回收暖化

負責任林業終極體驗 大專生走訪FSC驗證林 育苗、鋸木自己動手

負責任林業終極體驗 大專生走訪FSC驗證林 育苗、鋸木自己動手(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屏東報導 國民餐桌上的香菇,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只是這些菇類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若以台灣年約使用5億多包太空包生產菇類,其中乾燥香菇佔2億包,每包太空包約需1公斤木 詳全文

關鍵字:溝通氣候變遷教育屏東桃花食材森林保育標章環保暑假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使用國產材 林業永續營造多樣生態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使用國產材 林業永續營造多樣生態(2 年前)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在大量使用水泥等剛性材料的現代,以天然素材建構的房子、設施,給人溫暖、易親近的感覺。那瑪夏民權國小在莫拉克災後重建的圖書館,全館採用台灣柳 詳全文

關鍵字:森林保育家具能源教育桃花行政院氣候變遷

水果成「過度包裝」之最 綠色和平呼籲訂超市蔬果裸賣指引

水果成「過度包裝」之最 綠色和平呼籲訂超市蔬果裸賣指引(2 年前)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台灣民眾有多愛去超市買蔬果?綠色和平統計,過去10年間,國人到超市購買生鮮蔬果的頻率就增加45%。綠色和平也公布調查,超市商品多使用繁複包材,又以「蔬果」的非必要塑膠 詳全文

關鍵字:消基會減塑省錢雞蛋高通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