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成懸案?台大醫2週前早已「神預言」:環境都已改變「無法找到源頭」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寶林茶室重大中毒案毒素源頭遲遲未能查出,許多人也認為此次事件恐已成懸案,而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在本月1日也神預言表示,此案因時空環境都已改變,無法回復到當初現場,「很有可能,最終我們無法找到污染源頭。」


寶林茶室成懸案?台大醫2週前早已「神預言」:環境都已改變「無法找到源頭」
寶林茶室重大中毒案毒素源頭遲遲未能查出,許多人也認為此次事件恐已成懸案。(圖/翻攝自業者官網)

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本月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寶林茶室的疫調結果顯示,只有在「寶林餐廳、特定的日期、食用裸仔條」三個條件交集才發生中毒事件,代表最有可能是裸仔條在餐廳這個環節產生的污染,但是裸仔條的毒素檢驗卻是陰性,帶出了更多的疑問,也因此有人開始懷疑醬料、刀具,砧板,甚至越南廚師,也懷疑裸仔條的陰性結果也可能只有當初一部分受汙染,對於檢驗結果,他直言「可是時空環境都已經改變,現在無法回復到當初現場。」

李建璋進一步指出,從大陸報導歷史事件看來,沒有一次找到明確的汙染源,最後的調查結論只能推測是家庭手工製造酸湯、濕河粉過程汙染,沒有明確證據是過程哪一個環節遭受汙染,「很有可能,最終我們也無法找到汙染源頭。」


寶林茶室成懸案?台大醫2週前早已「神預言」:環境都已改變「無法找到源頭」
李建璋說,最有可能解釋的情境是邦克列酸中毒要有兩個必要條件,「污染和孳生」。(圖/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Chien-Chang Lee】臉書)

李建璋表示,如果決心要地毯式搜索找到污染源,可能要從了解唐菖蒲伯克氏菌開始,在大自然中,唐菖蒲伯克氏菌可從土壤、大豆、乾燥玉米葉、野草、白木耳中分離出來。另外,昆蟲研究也顯示,伯克氏菌屬是一些昆蟲的共生菌,普遍存在昆蟲的腸道內,這些昆蟲當然也包含常見的蟑螂。

「蟑螂也有可能是污染源,但是時空的改變,很難確認因果。」李建璋認為,就算找到污染源,也無法說明大陸和台灣發生的大宗案例80%以上是裸仔條、玉米粉,沒有發生在其他食物,這些污染源,肯定也會也會污染其他食物才是。

李建璋說,最有可能解釋的情境是邦克列酸中毒要有兩個必要條件,「污染和孳生」。污染源混沌不明,但孳生條件相對清楚,需要濕澱粉、溫暖的環境、發酵創造微酸性環境,才會孳生大量細菌、製造邦列克酸。

「目前科學無法釐清污染途徑,但是可以控制孳生。」李建璋直言,因此,遵從美國食物安全規定,煮過的米麵,要放置在低於攝氏5度和高於57度的環境,避免致病菌孳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Chien-Chang Lee】臉書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案「馬偕護理師」是關鍵人物!毒物科2小時破解「邦克列酸」
快訊/好消息!寶林茶室案4重症患者全醒了 王必勝:恐皆需換肝
寶林茶室「廚師住所檢體」最快周日出爐!未來邦克列酸納「常規檢驗」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