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與夕陽主演藝術饗宴 清大『跨域3-與陽光藝術對話』策展登場

晨曦與夕陽主演藝術饗宴 清大『跨域3-與陽光藝術對話』策展登場

【News586/記者黃誌寬報導】「2018年起,國際太空站,已經開始改用,對人的生理時鐘健康的節律照明;2025年,歐盟也將全面改用這種對人身體健康的照明;只是,這個重大消息很少人注意,很可能錯失改用好光的時機。清大材料系周卓煇特聘教授,也是新世紀節律照明(類陽光)的發明人,6日偕同藝術設計學系蕭銘芚教授與梁莉苓副教授共同召開記者會,開啟為期10天『跨域3-與陽光的藝術對話』策展。

晨曦與夕陽主演藝術饗宴 清大『跨域3-與陽光藝術對話』策展登場

清華大學為了更進一步,促進原創且國際領先的研究,積極推動學院之間的跨界合作;在「競爭型/傑出研究團隊計畫」的持續支持下,今年,標誌著工學院、奈材中心與藝術學院的跨域合作,正式邁入第二年。

晨曦與夕陽主演藝術饗宴 清大『跨域3-與陽光藝術對話』策展登場

周卓煇教授指出,去年,「燭光與藝術」的跨界合作、策展,吸引了國內超過60餘家次媒體的熱切關注;這一次,展現的難度更高,惟,藝術家們,充分掌握住了整個陽光的起與落,這一「與陽光的藝術對話」,將更感人、精彩。

晨曦與夕陽主演藝術饗宴 清大『跨域3-與陽光藝術對話』策展登場

本次展出的「陽光藝術」,採用清大周卓煇教授專利的第四代節律照明技術,作為創新的元素;因其獨特四種自然光色混光技術,讓藝術品:「像極了一天的陽光」,光色、亮度,均皆依時而變。

透過清大藝術學院蕭銘芚教授與梁莉苓副教授巧妙、精湛的設計,首次,向世界展現此等原創、裝置藝術。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的三要素。」蕭銘芚教授表示:「類太陽光智慧節律OLED照明」是人類的偉大發明,其最大的特色是『人造陽光的依時而變』。融入此光的『藝術對話』可以使得作品更為自然,彰顯人類生活的『順其自然』、『作息自然』,以及『節律自然』。」

蕭教授表示,此次作品當中,「台灣好盤-四季頌」是以「聽春足音」、「聞夏草香」、「談秋寄情」、「盼冬多藏」四首詩為內容的四個玻璃盤,象徵「季節的轉換」,呼應人造陽光的「依時而變」,表現自然的節律。

清大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表示,此次創作採用『類太陽光節律照明』,在日出至黃昏的柔和光線疊次變化中,感受到科技內藏的日夜綿延之詩意時間;然作為藝術家也為知識分子,仍審思能對周遭世局付出關懷可能,展出作品就在此感性與理性的交織下產生。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