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能光靠飲食控制與運動 醫師曝「睡眠不足」讓你白忙一場!

[周刊王CTWANT] 根據國民健康署提供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達50.8%,也就是在台灣每2個人中就有1人有體重過重的問題。不少人為了減重,不僅飲食忌口,同時付出大量時間、金錢來運動,最終卻收效有限。醫師指出,減重效果其實與「睡眠習慣」息息相關。當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就會一直處於發炎狀態,進而影響代謝。此外,若睡不好、睡不夠的時候,飢餓激素就會上升,這時瘦體素會跟著下降,同樣影響減重成效。
近日,臉書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分享蒼嵐健康美學診所王天佑醫師的說明影片指出,減重的效果與「睡眠習慣」息息相關。很多人都以為減重就是「注意飲食、運動」就好,但其實若長期處於睡眠不足,那麼身體就會一直發炎,影響你的基礎代謝率,導致減重效果事倍功半。
王天佑還指出,每個人體內都會分泌「飢餓激素」和「瘦體素」,但當睡眠品質不好、睡眠不足時,飢餓激素就會上升,這時瘦體素會跟著下降,長期下來就會影響減重成效。為此,王天佑建議減重族群除了注意控制飲食、規律運動之外,也要有充足睡眠,每天至少要睡夠7小時以上,才會分泌足夠的瘦體素,身體也會比較健康。
《每日健康 Health》近日也指出,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在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研究成果,透露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進入一種「節能省電模式」,停止燃脂、轉而囤脂。
這份研究指出,當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成2組,控制雙方的飲食熱量完全相同,僅有睡眠時間不同:A組每晚睡8.5小時、B組每晚睡5.5小時,2週後兩組受試者的體重都有下降,但是睡眠時間較短的B組,減掉的脂肪只有A組的一半。更糟的是,他們流失的肌肉反而比A組多出60%。最終,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當人類睡眠不足時,即使攝取同樣的熱量,身體會保留脂肪,並燃燒更多的肌肉組織來產生能量。」
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包含飢餓激素升高,讓你食慾變旺,特別想吃高糖高油食物。飽足激素下降,導致吃再多也不覺得飽。皮質醇也會因此上升,特別容易囤積腹部脂肪。胰島素敏感度則下降,讓血糖調節變差,糖分更容易轉成脂肪。簡單來說,睡眠不足會讓大腦誤以為你正處於危機狀態,於是命令身體:「儲存能量!不要燃燒!」最終導致人們「越餓越吃、越吃越囤、越運動越累!」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醫師陳信宏建議,成人每晚應睡滿7至9小時,且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筆電、強光,能夠獲得比較高品質的睡眠。此外,民眾若有長期失眠的問題,應該向醫師尋求專業協助。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