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仍易罹癌! 醫曝「4行為」養出癌細胞:勿以為都沒事

[周刊王CTWANT] 許多民眾不菸、不酒仍罹患癌症,讓病患非常不解原因。對此,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癌症有時候不是「壞習慣」造成,而是「你以為一直沒事」所造成,有癌友因為每天外食、熬夜、喝手搖飲、久坐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恐在年輕時就罹癌。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在門診看一位40歲男性時,發現這位癌友從不碰酒、也不抽菸,甚至自認飲食清淡,但他每天的生活卻是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報告一出來早期大腸癌。事實上,生活中有4種讓人以為無害、卻慢慢養大的「4種慢性毒物」:
1.糖
真正的兇手不是「糖」,而是「升糖速度」。黃軒指出,越精緻的糖、越白的麵粉、越好入口的甜飲料,越能讓人的血糖快速飆升。血糖一衝,胰島素會跟著暴衝,胰島素若常常加班,就會推進癌細胞生長。
2.油
黃軒表示,炸雞、薯條、香腸、熱狗、甜甜圈等都是「慢性發炎」的推手,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消防隊,人每吃一份油炸物,它就跑出來滅一次火。當人越常吃,免疫系統就被操到累壞,等到真正需要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病毒時,免疫系統已經無力。
3.熬夜
當人每天都凌晨3點才睡、吃飯亂吃、壓力爆表、情緒卡住,都會讓體內的自由基亂竄。黃軒指出,長年累積的自由基會養出癌症。「熬夜不是『一時爽』,是『身體默默變老』、加強癌細胞的出現!」
4. 腸的毒菌
黃軒直言,腸道相當於免疫系統的主機板,七成都在腸道內。現代人的腸道問題多半不是病菌造成,而是外食油太多、蔬菜太少、纖維不夠、發酵食物不足,導致腸道裡的好菌減少、壞菌增加,最後整個免疫大軍潰散。
黃軒強調,人不需要每天吃10種抗癌食物或保健食品,而是應該少吃甜、少吃油、少熬夜、減少腸道壞菌,如此一來,就能讓身體修復、平衡,大幅降低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