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解》懷孕補碘什麼時候吃?吃什麼最能有效補碘?營養師建議6食物
為什麼碘很重要?
碘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營養素,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素」,甲狀腺素除了調節體溫、心跳、血壓、情緒與記憶力外,與胎兒、兒童的腦部、骨骼發育也息息相關。若長期攝取不足,恐影響相關生理功能,甚至導致不孕的問題。
正在備孕?先補好碘,寶寶更健康
4成育齡女性缺碘,對懷孕有什麼影響?
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不僅揭示了國人普遍缺碘的現況,更特別點出15至49歲的育齡女性中,有高達40%的人碘攝取不足。當女性懷孕後,會受到體內荷爾蒙影響導致母體的甲狀腺素優先轉移給胎兒,同時腎臟對碘的清除率也會增加,更容易使孕婦缺碘。
如果體內碘的儲備不足,不只會影響自己的健康,更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研究指出,母體碘不足可能導致胎兒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造成不可逆性腦損傷,甚至日後出現語言能力遲緩、閱讀理解力下降等嚴重問題。
懷孕初期胎兒腦神經就快速發育,補碘要趁早
胎兒的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啟動得非常早,通常在懷孕第3週就開始發育。然而,多數女性在此時可能都還沒注意到自己已經懷孕,若在備孕期就缺乏碘,等到懷孕才補充可能早已錯過胎兒腦神經發育的黃金期。
這也是國民健康署建議有計畫生育的準媽媽們,平時就要補碘的原因。因此,備孕時就要開始補碘,才能讓胎兒健康發育不延誤。
補碘怎麼吃?攝取含碘食物
懷孕及備孕可透過平時攝取含碘食物來補碘,像是海藻類如:海帶、紫菜、昆布、裙帶菜⋯等,是碘的最佳食物來源之一,其他魚類、海鮮、雞蛋⋯等也是良好的碘來源食物。
然而,海藻類及其製品的碘含量可能因不同品種、加工與烹調方式而有所差異,例如:海帶結與海茸含量的碘含量相差20倍 ; 乾燥昆布經過長時間水煮,其碘流失率達40%。這種不穩定性,使得我們很難精準控制每日的攝取量。
因此,營養師建議可在日常烹調時使用碘鹽來調味,其成分強化了營養素碘,每克含有20微克碘,以國人目前食鹽攝取現況計算,若使用碘鹽可補足每日約三分之一的碘建議攝取量,因此碘鹽是最穩定的碘攝取來源。
碘鹽對懷孕及備孕的3大好處
1. 幫助胎兒大腦發育
充足的碘,是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發育的先決條件,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碘是胎兒與新生兒腦部健康發育的必要元素,建議全球推行碘鹽政策。使用碘鹽能確保備孕女性及孕婦攝取足夠的碘,支持胎兒腦部及神經系統發育。
2. 降低早產、流產及嬰兒死亡率
孕婦的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從而增加早產的風險。研究指出,補足懷孕前或懷孕婦女的碘營養,可提升胎兒的生存率,預防流產。在一項大型橫斷面研究中,充分使用碘鹽,可顯著降低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的營養不良和死亡率。
3. 維持身體機能
碘能促進新陳代謝,而長期使用碘鹽能顯著降低孕婦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風險。一項研究發現,與短期使用碘鹽相比,長期使用碘鹽可明顯降低孕期甲狀腺功能衰竭機率,代表在懷孕前,平時就補充碘鹽能維持妊娠期間代謝穩定。
很多人會在確定懷孕後才開始重視營養補充,但其實在懷孕前才是真正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機。特別是像「碘」這類與胎兒早期發育密切相關的營養素,更不能等到懷孕才開始補充。營養師提醒在日常飲食中加入碘鹽,從備孕就開始補好碘,才能讓寶寶贏在起跑點、媽媽更安心。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 記者:如下圖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