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類固醇藥膏「這樣用」恐誘發糖尿病!藥師示警 擦多不會更快好

類固醇藥膏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外用藥,因為有抗發炎、抗過敏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像是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乾癬、白斑、紅斑性狼瘡等各種發炎性皮膚問題。
為什麼有那麼多種劑型?
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說明,藥膏有很多種形式,比如油膏、乳膏、乳液、凝膠、泡沫等等,選擇哪一種,要看皮膚狀況和塗抹部位:
.乾燥處建議用油膏或乳膏,比較保濕
.頭皮或多毛部位則用凝膠或泡沫狀,比較不會黏膩
藥膏也有分強度?
類固醇藥膏強度分為七級,醫師會根據皮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塗抹位置,選擇適合的強度。像是:
.嚴重的皮膚病灶(例如手、腳),可能會用比較強的藥膏
.臉部或皮膚皺摺處(如腋下、鼠蹊),就要用比較溫和的類固醇,因為這些地方皮膚比較薄
.兒童使用時更要特別小心,用量和時間都要控制

一天擦幾次?
一般來說一天擦1-2次就夠了,塗完後要輕輕按摩讓它吸收。
擦太多會怎樣嗎?
雖然類固醇藥膏比口服類固醇安全很多,但還是可能有副作用,尤其是長期使用強效藥膏,或是大範圍擦、包覆後使用時:
.皮膚副作用:變薄、長細血管、妊娠紋、痘痘、色素變淡、甚至眼壓升高等
.全身副作用:如果長期過度使用,也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讓血糖上升、甚至誘發糖尿病

常見錯誤有哪些?
很多人治療沒效,是因為用太少、用錯地方、或者停得太快。建議拿到藥時要問清楚:
• 擦哪裡?
• 擦幾次?
• 擦多久?
• 擦多少?
洪正憲強調,類固醇藥膏是很好的治療工具,用對效果好、風險低。只要依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使用,不用太害怕!如果有疑問,應詢問醫療人員。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74歲嬤「天天擦止痛藥膏」竟差點洗腎!醫揭驚人真相 2類人要小心
·她服用「1藥物」治濕疹、汗皰疹,停藥卻失眠! 醫警示「1禁忌用法」:很多人不知道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