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破防!愛吃的爌肉飯成懷念? 營養師點破迷思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2025年10月下旬,台中養豬場確診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這是台灣歷經七年嚴密防堵後首次在本土淪陷。政府曾警告一旦病毒入侵將面臨超過兩千億元的經濟損失。如今防線失守,從爌肉飯、排骨便當到滷肉飯,這些國民美食是否還能繼續陪伴我們,成了全民關注的焦點。
病毒存活千日 破壞遠超口蹄疫
非洲豬瘟是DNA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感染豬隻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這比1997年重創台灣的口蹄疫可怕得多。當年口蹄疫撲殺385萬頭豬、損失1700億元,讓無數豬農破產,但成年豬致死率僅約5%。非洲豬瘟病毒在冷凍豬肉裡能存活近三年,這也是各國機場嚴格取締旅客攜帶肉品的原因。
2018年疫情在中國爆發後,該國隔年損失就突破千億美元。疫情從2007年起蔓延至超過50個國家,目前仍無有效疫苗或治療藥物,只能靠大規模撲殺阻斷傳播。
病毒不傳人 煮熟豬肉安心吃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許多民眾最擔心「豬肉還能不能吃」以及「會不會傳染給人」,其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已有明確指出,非洲豬瘟只感染豬科動物,人類不會因接觸或食用豬肉而感染。病毒只能辨識豬隻細胞,對人體細胞完全無效。食藥署指出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加熱56℃70分鐘、60℃20分鐘後不活化,或加熱70℃立即不活化。
因此,劉怡里營養師解釋即使誤食含非洲豬瘟病毒,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體內繁殖,在胃酸的強酸環境下和消化酵素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絕大多數會被殺死,很難在人體的糞便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食用豬肉首要注意兩點,第一購買有屠宰檢驗合格標章的豬肉,第二務必完全煮熟,也能避免其他寄生蟲等問題。
劉怡里營養師提醒,真正需要留意的是疫情造成豬肉供應減少、價格飆漲,因為豬肉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鐵質、和維生素B1等營養素,又是國人最常吃的肉類,可能影響民眾飲食選擇與營養攝取,這才是需要長期關注的健康議題。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輩走路踩空、不愛外出恐白內障警訊 別等過熟才開刀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