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圖速寫(附贈明信片)
很明顯的赤崁樓建在荷蘭的「普羅民遮城」上,這個基座城牆是以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作為紅磚石之間的接合劑,歷經三百多年仍堅若磐石。
之後這裡陸續被更改為廟宇、書院,甚至日治時期也被當作醫院和學生宿舍。現在赤崁樓已經成為國定古蹟,市政府也陸續在周圍發現許多早期先民遺蹟,這個十七世紀荷蘭人所建的城,正在繼續書寫著它的歷史。
13.全台少有的齊天大聖廟萬福庵
「萬福庵」在大天后宮附近的小巷弄中,這間廟宇在明鄭時期是鄭成功部將阮駿遺孀阮夫人的故居,阮駿死於戰場,夫人守節在此修佛度日,相傳夫人育嬰以為生計,但嬰孩頑皮哭鬧,所以奉祀齊天大聖祈求孩童易於教導。
也因此「萬福宮」祭祀的主神是其他地方少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家認知的孫悟空是從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認識的,近代在大陸福建發現「雙聖廟」墓一座,恭奉的是「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學者考據元末明初的古物,對研究西遊記人物的原型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從文學回歸到信仰,原本就屬個人主觀意識,無法評論對錯。
不過「萬福庵」的巷弄在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先生的筆下,也曾說:「萬福庵是府城最隱密寧靜的一個角落吧!這裡有好幾十家府城最古老的居民住著。」旅行來此走走,體驗葉先生筆下台南巷弄間的虔誠信仰與古樸的靜謐。
22.小時候的味道記憶椪糖
在這條被稱作「台灣第一街」的安平老街閒逛,街廓不大,林立兩側的小攤卻是不少,蜜餞、狀元糕、蝦餅等。許多兒時記憶中的老東西都在這裡可以看到,其中倒是有一攤引起我的駐足。
攤位前擺了一排小矮凳與火爐,老闆身後的招牌寫著「椪糖」。我很好奇的站在攤位前看著坐在矮凳的情侶顧客正在煮椪糖,眼見他拿著一個湯勺,勺裡裝著看似粉末的東西在小火爐上加熱,不久勺裡開始冒泡,我覺得顧客有點慌,老闆見狀就接手過去,用筷子不停的在勺裡攪拌著,勺裡逐漸膨脹起來,膨脹冷卻後表面出現龜裂的痕跡。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小孩子通常沒有太多零食可以吃,只有在廟會時野台戲的戲棚下都有一些小販在販賣簡單的零食,烤甜不辣、椪糖等,只要一個小火爐、一點糖粉就足夠讓小時候的我開心一整天,「椪糖」賣的不是口味,而是孩提時代的記憶。
23.關於海盜記憶的故事遶境活動
在台灣傳統廟宇的民俗活動中,神明在特定的時間都會有「遶境」的活動儀式,這些參與廟會「遶境」的陣頭五花八門,有宋江陣的舞刀弄槍、有旗隊的浩大聲勢、有八家將的驅邪鎮壓,非常精彩好看;還有仔細看你會發現,在神明出巡的前導隊伍中也會有一對木牌寫者「合境平安」字樣。但是你知道「境」是什麼嗎?其實,「遶境」和「陣頭」都要從台灣早期海盜猖獗說起!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化外之境,說句白話就是邊疆蠻夷之地,在明朝中葉,當時在福建沿海有許多海盜以台灣為據點做起舔刀汝血的「生意」,三不五時海盜就會在台灣西部沿海如:淡水、鹿港、鹿耳門、東港、澎湖等鄉鎮燒殺擄掠。百姓為求自保便自立自強組織鄉勇,他們將自己的村里稱為「境」,就是區域、疆界的涵義,比較有錢的村莊就會聘請武師在村裡調教鄉里的壯丁學習武藝,地點通常會選在寬闊的廟前廣場,在農閒之時練武以保衛自己的村里,這些鄉勇也會在村里境內巡邏,這就是「遶境」的由來。當然,有時面對強大的土匪盜賊,不同村里的鄉勇之間也會互相聯合防衛,也因此產生「聯境」的民防傳統。
後來,盜匪不再猖獗,民防的色彩逐漸淡化,這些原本在廟前操練的鄉勇們逐漸被村里的廟宇信仰吸收,原本以保衛為主的陣頭,開始增添宗教信仰的色彩,成為今天的神祇「遶境」的配角,也為神明出巡增添更多看頭。
之後這裡陸續被更改為廟宇、書院,甚至日治時期也被當作醫院和學生宿舍。現在赤崁樓已經成為國定古蹟,市政府也陸續在周圍發現許多早期先民遺蹟,這個十七世紀荷蘭人所建的城,正在繼續書寫著它的歷史。
13.全台少有的齊天大聖廟萬福庵
「萬福庵」在大天后宮附近的小巷弄中,這間廟宇在明鄭時期是鄭成功部將阮駿遺孀阮夫人的故居,阮駿死於戰場,夫人守節在此修佛度日,相傳夫人育嬰以為生計,但嬰孩頑皮哭鬧,所以奉祀齊天大聖祈求孩童易於教導。
也因此「萬福宮」祭祀的主神是其他地方少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家認知的孫悟空是從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中認識的,近代在大陸福建發現「雙聖廟」墓一座,恭奉的是「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學者考據元末明初的古物,對研究西遊記人物的原型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從文學回歸到信仰,原本就屬個人主觀意識,無法評論對錯。
不過「萬福庵」的巷弄在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先生的筆下,也曾說:「萬福庵是府城最隱密寧靜的一個角落吧!這裡有好幾十家府城最古老的居民住著。」旅行來此走走,體驗葉先生筆下台南巷弄間的虔誠信仰與古樸的靜謐。
22.小時候的味道記憶椪糖
在這條被稱作「台灣第一街」的安平老街閒逛,街廓不大,林立兩側的小攤卻是不少,蜜餞、狀元糕、蝦餅等。許多兒時記憶中的老東西都在這裡可以看到,其中倒是有一攤引起我的駐足。
攤位前擺了一排小矮凳與火爐,老闆身後的招牌寫著「椪糖」。我很好奇的站在攤位前看著坐在矮凳的情侶顧客正在煮椪糖,眼見他拿著一個湯勺,勺裡裝著看似粉末的東西在小火爐上加熱,不久勺裡開始冒泡,我覺得顧客有點慌,老闆見狀就接手過去,用筷子不停的在勺裡攪拌著,勺裡逐漸膨脹起來,膨脹冷卻後表面出現龜裂的痕跡。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小孩子通常沒有太多零食可以吃,只有在廟會時野台戲的戲棚下都有一些小販在販賣簡單的零食,烤甜不辣、椪糖等,只要一個小火爐、一點糖粉就足夠讓小時候的我開心一整天,「椪糖」賣的不是口味,而是孩提時代的記憶。
23.關於海盜記憶的故事遶境活動
在台灣傳統廟宇的民俗活動中,神明在特定的時間都會有「遶境」的活動儀式,這些參與廟會「遶境」的陣頭五花八門,有宋江陣的舞刀弄槍、有旗隊的浩大聲勢、有八家將的驅邪鎮壓,非常精彩好看;還有仔細看你會發現,在神明出巡的前導隊伍中也會有一對木牌寫者「合境平安」字樣。但是你知道「境」是什麼嗎?其實,「遶境」和「陣頭」都要從台灣早期海盜猖獗說起!
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化外之境,說句白話就是邊疆蠻夷之地,在明朝中葉,當時在福建沿海有許多海盜以台灣為據點做起舔刀汝血的「生意」,三不五時海盜就會在台灣西部沿海如:淡水、鹿港、鹿耳門、東港、澎湖等鄉鎮燒殺擄掠。百姓為求自保便自立自強組織鄉勇,他們將自己的村里稱為「境」,就是區域、疆界的涵義,比較有錢的村莊就會聘請武師在村裡調教鄉里的壯丁學習武藝,地點通常會選在寬闊的廟前廣場,在農閒之時練武以保衛自己的村里,這些鄉勇也會在村里境內巡邏,這就是「遶境」的由來。當然,有時面對強大的土匪盜賊,不同村里的鄉勇之間也會互相聯合防衛,也因此產生「聯境」的民防傳統。
後來,盜匪不再猖獗,民防的色彩逐漸淡化,這些原本在廟前操練的鄉勇們逐漸被村里的廟宇信仰吸收,原本以保衛為主的陣頭,開始增添宗教信仰的色彩,成為今天的神祇「遶境」的配角,也為神明出巡增添更多看頭。
-
新聞關鍵字:
孫悟空、 姿勢、 清明、 屏東、 展覽、 天后宮、 創業、 小吃、 在地、 營養、 台灣、 台南
‧ 台灣 、 藕粉 、 台南 、 剪黏 、 許多 、 廟宇 、 傳統 、 遶境 、 速寫 、 建築 、 方式 、 一個 、 漁船 、 工藝 、 藝術 、 赤崁樓 、 椪糖 、 村里 、 時期 、 城市 、 故事 、 巷弄 、 色彩 、 安平 、 現在 、 製作 、 蓮藕 、 老師 、 逐漸 、 原本 、 萬福 、 天大聖 、 信仰 、 記憶 、 勺裡 、 海盜 、 鄉勇 、 附贈 、 明信片 、 00 、 老屋 、 學者 、 明鄭 、 人文 、 畫畫 、 人物 、 魚市場 、 漁人 、 以前 、 攤位‧ 陳三火 、 荷蘭 、 老闆 、 廟會 、 過程 、 底蘊 、 安平港 、 自然 、 零食 、 攤位 、 清代 、 一些 、 成為 、 日本 、 普羅民 、 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 廟宇 、 地方 、 明信片 、 療癒 、 三百多 、 以前 、 深夜 、 沿海 、 人文 、 通常 、 瓷片 、 時間 、 華麗 、 安平老街 、 信仰 、 老師 、 義大利威尼斯 、 更多 、 近代 、 已經 、 西遊記 、 居民 、 建築 、 荷蘭人 、 工藝 、 台南 、 世界 、 製作 、 陸續 、 聯境 、 魚市場 、 紅毛樓 、 人物 、 超脫‧ 赤崁樓 、 台灣 、 齊天大 、 台南 、 楊馥如 、 義大利威尼斯 、 鄭成功 、 澎湖 、 安平港 、 普羅民遮城 、 福建 、 明鄭 、 日本 、 雙聖廟 、 葉石濤 、 齊天大聖廟 、 安平老街 、 普羅民 、 承天府 、 府城 、 阮駿 、 郭正宏 、 大天后宮 、 陳三火 、 聯境 、 宮崎清 、 火師 、 安平漁港 、 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 巴洛克式 、 明寧靖王 、 荷蘭 、 大陸 、 孫悟空 、 白河鎮 、 紅毛樓 、 鹿港 、 吳承恩‧ None
- 新聞來源:PChome書店
- 更多生活新聞 »
‧
台灣
、
藕粉
、
台南
、
剪黏
、
許多
、
廟宇
、
傳統
、
遶境
、
速寫
、
建築
、
方式
、
一個
、
漁船
、
工藝
、
藝術
、
赤崁樓
、
椪糖
、
村里
、
時期
、
城市
、
故事
、
巷弄
、
色彩
、
安平
、
現在
、
製作
、
蓮藕
、
老師
、
逐漸
、
原本
、
萬福
、
天大聖
、
信仰
、
記憶
、
勺裡
、
海盜
、
鄉勇
、
附贈
、
明信片
、
00
、
老屋
、
學者
、
明鄭
、
人文
、
畫畫
、
人物
、
魚市場
、
漁人
、
以前
、
攤位
‧
陳三火
、
荷蘭
、
老闆
、
廟會
、
過程
、
底蘊
、
安平港
、
自然
、
零食
、
攤位
、
清代
、
一些
、
成為
、
日本
、
普羅民
、
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
廟宇
、
地方
、
明信片
、
療癒
、
三百多
、
以前
、
深夜
、
沿海
、
人文
、
通常
、
瓷片
、
時間
、
華麗
、
安平老街
、
信仰
、
老師
、
義大利威尼斯
、
更多
、
近代
、
已經
、
西遊記
、
居民
、
建築
、
荷蘭人
、
工藝
、
台南
、
世界
、
製作
、
陸續
、
聯境
、
魚市場
、
紅毛樓
、
人物
、
超脫
‧
赤崁樓
、
台灣
、
齊天大
、
台南
、
楊馥如
、
義大利威尼斯
、
鄭成功
、
澎湖
、
安平港
、
普羅民遮城
、
福建
、
明鄭
、
日本
、
雙聖廟
、
葉石濤
、
齊天大聖廟
、
安平老街
、
普羅民
、
承天府
、
府城
、
阮駿
、
郭正宏
、
大天后宮
、
陳三火
、
聯境
、
宮崎清
、
火師
、
安平漁港
、
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
巴洛克式
、
明寧靖王
、
荷蘭
、
大陸
、
孫悟空
、
白河鎮
、
紅毛樓
、
鹿港
、
吳承恩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