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泥娃娃》創作心路 新銳票房導演解孟儒蒞臨崑山科大與恩師對談

上映僅10天票房即突破5,000萬大關、目標挑戰破億的國片《泥娃娃》,導演解孟儒於10月22日蒞臨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舉行講座,與談人是該系副教授,同時也是他入行貴人、合作多年的導師—金獎剪輯師陳曉東,兩人師徒情誼深厚,相知相惜超過二十年,這場講座既是電影交流,更像是溫馨的回娘家聚會。
曾以《緝魂》榮獲金馬獎最佳剪輯的解孟儒,與同為剪輯師的妻子亦是崑大校友江翊寧,是台灣當代極具代表性的剪輯師夫妻檔,江翊寧以《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與《鬼才之道》入圍金鐘獎與台北電影節剪輯獎,此次兩人帶著兩歲的女兒一同返校,重逢當年在中影時期提攜他們的曹源峰系主任與陳曉東老師,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講座中,解孟儒導演不僅分享首部劇情長片《泥娃娃》的創作歷程,更談到他從剪輯師轉型為導演的心路與挑戰,陳曉東副教授則回顧兩人初識經過,提到江翊寧是他在中影任職時的剪輯助理,而解孟儒則是在時任廠長的曹源峰邀請下加入團隊,從此展開多年合作。
陳曉東副教授特別提到,解孟儒與江翊寧是台灣最早建立「現場剪輯(Live Cutting)」工作模式的團隊之一,為了因應影星檔期緊湊與導演即時檢視拍攝成果的需求,他們將剪輯設備整合至推車上,駐點片場即時轉檔與剪輯。包括2013年蔡岳勳導演的《痞子英雄2》與周杰倫執導的《天台》都採用此技術,開創當時台灣電影製作的創舉,也讓兩人培養出高度默契與臨場應變能力。
解孟儒回憶道:「在現場剪輯時,拍完一顆鏡頭,導演與劇組人員都會先詢問剪接師是否可行、是否需重拍,這種即時判斷的訓練,成為我後來執導電影創作的重要優勢。」談及《泥娃娃》的創作起源,他帶領學生從童謠歌詞、海報與預告片中拆解故事線索。當學生提問「泥娃娃」是否即為故事核心時,陳曉東副教授點出關鍵:「角色的重要性是最高的,它是推動故事最關鍵的元素。」
解孟儒導演笑說,自己將人生中最真實的經驗化為創作靈感,在拍攝《泥娃娃》期間,妻子正值懷孕,他觀察到孕期情緒變化劇烈,甚至形容「像被附身一樣」,這些感受化作劇本靈魂的一部分;他也將三十歲時面臨疾病與身體失控的恐懼,轉化為電影中夫妻間的面對變異與隔閡的核心衝突,使得電影在恐怖元素之外更趨近於人性的共感。男主角楊祐寧誓死守護妻女的情節,更讓觀眾感動落淚,使影片口碑持續延燒、榮登兩週票房冠軍。
解孟儒導演強調:「創作者必須對自己誠實,勇敢地表達內心真正想講述的題材與情感。」陳曉東也呼應道,認為這份真切的感受是支持創作者持續投入的動力。江翊寧則笑稱,懷孕與工作兩頭忙的那段時間,丈夫全心投入電影製作,「這部片就像是他對家庭的懺悔與表白。」如今作品成績亮眼、女兒健康成長,讓她倍感欣慰。
講座在師徒間幽默又深刻的對談中結束,陳曉東副教授鼓勵學生觀影後別急著離開,片尾彩蛋暗示續集伏筆;解孟儒導演則勉勵學子:「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要保持觀察力,從生活中累積創作能量。」
崑大視訊系曹源峰主任提到:「《泥娃娃》的幕後團隊,集結了眾多本系優秀的金獎校友,包括剛獲得『電視金鐘獎戲劇類最佳聲音設計』的蔡瀚陞與金獎常勝軍高偉晏、視覺特效嚴振欽、後期製作總監謝翔等;解孟儒導演以其常年縝密的創意思維,剪而優則導,加上中影時期一起成長的後製團隊與跨領域高手的合作,讓《泥娃娃》在視覺、聲音氛圍與心理層面的驚悚感達到新高度,被譽為『台式恐怖美學』的重要作品之一。」與導演同是台藝大校友的曹源峰主任表示與有榮焉,期待《泥娃娃》票房破億、獎項豐收。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7 14:27:23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