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思念/張勇

張勇

“又是一年清明時,楊柳依依道春意。”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千百年來賡續傳承,一代一代口耳相傳,形成了祭掃傳統,是民俗,也是一輩人一輩人沿襲下來的文化,綿延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留存在每個兒孫的心頭。

小時候是最排斥清明這個節日的,這個節氣大多陰雨,古人有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長大後,才知道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具有“節日”和“節氣”雙重身份的一個極為獨特的存在;在失去父母之後,是日後想起他們的每一刻,與父母一點一滴的相處細節中,一切恍若昨日一般,讓人淚目警醒。

我出生於豫南農村,父親那一輩兄弟姐妹眾多,爺奶操持這樣的一個大家庭,在當時的生產隊,只能靠掙工分糊口的日子,每一戶人家都過得異常艱難,我們這個大家庭當然也不例外,甚至生活更為艱難,因為一大家十幾口人都需要吃飯穿衣,而當時物資十分匱乏,連吃飽飯也是奢望。記得母親曾反復提及我剛出生時孱弱多病的身體,本來在我剛周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走路,後來因為營養不良,到一歲半左右的時候,反倒不會走路了,好在後來分了家,母親省吃儉用,慢慢補充營養,才得以讓我重新站立起來,再後來,又供我讀書,得以成才成人。

為了讓我的身體恢復起來,母親操碎了心,什麼偏方都試用,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蒸一口一個的小饅頭暄軟適口,烙雞蛋餅做得酥脆香甜……一點一點補充能量和營養,孱弱多病的身體才慢慢離我而去——而留在生命最深處的,則是母親每年清明為我特意煮的薺菜湯雞蛋。

每逢清明,母親會特意在天麻麻亮之前就到村頭的麥田裏挖些薺菜,用這些帶著露水的薺菜加上雞蛋煮著吃,就這樣一直堅持下來,直到我上高中,雖然家鄉距離縣城很遠,但是母親仍然想法設法把用薺菜煮熟的雞蛋送給我吃,正是受到母親百般的呵護,後來孱弱的身體才得以強壯起來,之後也很少生病,這得益於母親無微不至之呵護,現在回想起來,無不淚目。可以說,沒有母親的愛,就沒有現在的我。

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大公無私的,也是奮不顧身的。天上有雲,林間有霧,生活並沒有深意,幸福和遺憾都藏在日常中。

清明節有個民間傳說和兩千六百年前的晉文公重耳有關,因為受到後妃驪姬的迫害,重耳帶著一幫臣子四處避難,經常挨餓受凍,有一次重耳餓得實在沒辦法了,他的臣子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熬成肉湯給重耳吃,這讓重耳非常感動,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就想到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卻背著母親隱居綿山,為了找到介子推,晉文公放火燒山,介子推母子被燒死在一顆老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就把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為“寒食節”以此紀念介子推。

其實,在俗世,父母對子女的愛,遠遠超過介子推對君王的忠心。

現在每逢清明,作為一個中國人,不管父母是否在世,作為子女的我們就會時時想起父母的點滴之愛,已經深入骨髓,刻在身體的每一個毛孔中,甚至成為一種肌肉的記憶,充塞於天地之間,彌漫在整個身體中,到處都能感受得到這種來自父母的溫暖。

“客舍青青柳色新”,是對朋友的留別之情;“陽春三月柳色新”,是小草、青柳對大地的深情輕吻。民間風俗認為,冬去春來,陽氣上升萬物生髮,季節交替之際,會有邪疫等疾患萌生,為防邪疫疾患侵擾,我們的先輩採用了極為生態的辦法——插柳於戶,而此時節也正值“柳色青青柳葉齊”之時,到處是“陽春三月柳色新”的景象,因此,清明又稱“柳節”,民間有流傳廣泛的折柳、插柳等習俗。柳為春季應時嘉木,得春氣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徵,更是對社會清明的嚮往,也是對做人處事應該坦坦蕩蕩的理想寄寓。

現在,我們對清明這個祭祖文化傳統有了更多的感情寄寓,文化身份認同的共鳴感浸染其中,已分辨不出是個體的情感寄託,亦或是民族集體的無意識行為,都化作深切的追思懷遠之情,長久地懸掛於青柳枝頭,被華夏兒女這樣的身體力行著。

“晴風吹柳絮,故人在心間”。父母雙親啊,在這個極為特殊的日子裏,我對你們的思念只能化作對清明漫天星空的凝眸矚望。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