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剎車轉油門」!約聘300人會不會太多?

經過了兩年等待,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數位發展部」終於啟運,近期討論較多的約聘人員數量,首任部長唐鳳怎麼說?

2022年8月27日,是值得記認的一天,因為台灣第一個數位領域專責中央二級機關,正式揭牌啟運,乘載萬般期待的「數位發展部」,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英文簡稱moda,即將成為全民數位韌性的「馬達」。

2020年5月總統蔡英文在第二任就職演說,提及「成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其後進入兩年籌組,經過「專責部、委員會」的討論、「使命、執掌」的論辯、「擴增、移撥」的分界,數位發展部終於亮相!

「未來數位部的重要任務,就是建構全民數位韌性,並從社會發展、產業數位轉型與資安應變三面向推動,」行政院長蘇貞昌揭示部會重要任務。

首任統帥執行這項時代任務的部長唐鳳,進入中央政府協作已有七年時間,最近五年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負責開放政府、社會創新、青年參與等政策,民眾熟知的vTaiwan、簡訊實聯制、口罩實名制2.0、eMask口罩預約平台、口罩地圖等服務,都有她穿梭溝通協調的身影。

圖/首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黃菁慧攝

「數位發展部將建構全民數位韌性,或說是全民韌性,也很好。我們將成為台灣數位發展的『moda馬達』(發動機),持續將電能轉成動能」,唐鳳帶著一如以往的微笑,年輕部長的氣息,讓人朝氣滿滿,耳目一新。

談起未來規劃,唐鳳話題裡依然充滿網路公民思惟,依然是數位產業人士口中,那個絕頂聰明、明快務實,擁有實力突破框架並勇於執行的青年領袖。

未來數位部將致力於建構數位服務跨域的協力典範,完備數據公益生態制度及應用,以及促進跨國公民科技與資料民主化的共同發展。

約聘才開缺28個,上千人應徵;公務員開缺200多個,多達4000多人應徵

從組織架構來看,數位部將包括2署6司,包含數位產業署、資訊安全署2署,數位策略司、韌性建設司、資源管理司、數位政府司、民主網絡司與多元創新司共6司,以及1個行政法人與3統管的財團法人。

圖/數位發展部

唐鳳表示,業務內容不論是擴增新單位,還是移撥轉入既有機關,「在推動社會發展或者面對產業,我們是『零監理』,不存在數位部監理處,沒有這個機關」,監理功能留在原機構,不會有某個事業,本來有個特許的主管機關,因為數位部成立,而多了一個,數位部是「剎車轉油門」的角色。

特別的是,相對其他部會,數位部預計啟用較多的約聘人員,目前數位部啟動時編制預計598人,從該部組織三法來看,約聘人員最多可達300人。

前期負責數位部籌辦的前政委郭耀煌表示,數位科技或是社會應用演進很快,但公務人員執行政策上,相對需要力求穩定,所以會需要民間具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加入,「組織設計上,當初構想是聘用人員比例不超過總員額25%。約聘人員不是來取代公務人員,也不是做公務人力缺口的補充,它是專業能量的擴充,與公務人員相輔相成」。

唐鳳同感「多元異質」的重要性,他感佩郭前政委在前期的努力,直言數位部架構的穩固地基,以及鋼筋水泥架構,九成都是郭耀煌的貢獻,自己做的只是內部裝潢。

「數位部明年預計員額是598人,雖然可以有300個約聘,但實際上一開始不會那麼多,就是說速限300公里,但不代表一開始就要開到300(笑),可能就幾十個約聘,」唐鳳表示,數位部第一波徵才,不算資訊職系的話,約聘才開缺28個,有上千人來應徵;公務員開缺200多個,也有4000多人來應徵,真的非常多人想要進來。

防竄改、抑洩密,「資訊安全」將是初期工作重點

從2署6司統理的業務內容觀察,面向廣闊,整體工作初期重點為何?

唐鳳說明,將從資訊安全開始重點著手,但是資安並非與産業數位轉型無關,從虛擬資產的角度來看,如果無形資產不是建立在安全之上,就沒有價值,也無鑑價意義。所以資安是核心,未來將透過各種方式防範竄改,抑制洩密。

「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防護,包括演練、稽核、教育訓練、事件通報、應變等,都會加上新思惟執行,就像危老建築重建一樣,我們發現某漏洞,不要等真正的紅隊測試,我們自己的紅隊就可以了,」唐鳳表示。

在產業發展方面,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理事長、91APP董事長何英圻表示,過去半導體、科技製造業,獲得政府支持成為市場主導,現在如能匯聚百家數位公司資源互導,甚至IPO(股票公開發行),以目前在台灣掛牌的數位公司超過千億市值推估,若能獲政府支持,相信產業規模可望突破兆元大關。

波士頓顧問(BCG)董事總經理徐瑞廷則觀察,數位部在推動數位轉型之前,需了解現在民間進度與痛點,期望數位部發起企業成熟度調查,掌握台灣各產業的困境與機會,不僅有助企業轉型升級,也提供政府在朝向國家數位轉型的一個依據。

圖/數位發展部


科技部同步改組,升格國科會

搭配中央部會組織改造,7月底科技部升格為「國家科技及技術委員會」,原科技部長吳政忠出任首任主任委員,職掌業務調動不多。

國科會與數位部,兩個部會一個著重硬體、一個發展數位,都屬廣泛的科技領域,未來將如何協作?

國科會職掌四大任務,兩大實務領域: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仍是專責重點;而在擘劃科技政策、推動創新創業,則與數位部溝通。特別的是,國科會升格為具有更強橫向連結的委員會形式,數位部長也是其中委員,預計連結更為緊密。

主委吳政忠表示,「未來會將更有效率推動,跨部會、跨領域科技計畫工作,以及資源分配協調」。

一位熟悉公務體系的學者表示,委員會通常是做跨部會協調與整體政策規劃,執行面工作較少,部級雖然也做規劃,但主要在特定業務範疇,目前看來國科會與數位部,都有執行面任務,「中央組改應該是要整體論述,不過可惜在兩個部會組織架構階段,並沒有整體論述」。

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未來只能在實作時判斷與調整,但也因為兩者面對的對象不盡相同,國科會面對學界居多,科學園區管理又有經濟部一起分擔任務,所以兩個「泛科技」部會的衝突點,應該不多。

此外,科技部2014年啟運,僅運行8年、共3068天,是中華民國運行時間最短的行政院二級機關。雖然說它以「科技」為名,但當年成立之際,外界期待的不僅是科專計畫、科學園區等硬體相關產業推薦,同樣承載著數位領域新經濟的期待。

但科技部在施行期間,因為沒有管考監理的權責,留下力有未逮之憾,如今全新數位部啟動,以「零監理」為施行綱要,數位部如何避免走上科技部舊途?

啟動、加速,轉型、再生

從兩者組織架構的視角來看,科技部所屬8司,除了策略設計相關的綜合規劃司之外,有4司是以學術領域做分類,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社科,其他有教育相關的科教發展司,科學園區相關的業務司。

科技部整體運作,著重於前瞻科技發展,以及讓其落地的產學串連,部內與產業相關的只有前瞻及應用科技司。

對應數位部6司2署,職掌規劃面向社會大眾、產業推進,有很大不同,資訊安全與數位產業推進,兩大任務明確,因此就算數位部與科技部相同,皆無監理產業權責,走上的道路也已截然不同。

什麼是韌性?是不易折斷、不易潰決之意。

以數位部民主網絡司來說,它所做的社會韌性,就是在網際網絡之上,建立人際網絡,「也就是說,我們不是看地緣的遠近,而是價值的遠近。價值離我們近的,不管他的國籍,都是網絡裡的一部分。全民守望相助,這說的不只是國民,也是全球民主陣營」,唐鳳微笑表示。

在科技領域在歷史洪流裡,逐步匯集成台灣經濟命脈,30年來,中央政府幾乎每10年就出現一次「需不需要成立專責部會」的討論,職掌期待從硬體產業,逐漸偏重數位新科技。

眾所期待的數位發展部,終於啟運,期望它如同它的英文簡稱「moda」,為政府安裝上馬達,啟動、加速,轉型、再生,以豐沛的生命力,積極連結公民與技術、提升產業及安全,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創造新一代「科技島」的樣貌,讓台灣模式持續引領世界。

圖/數位發展部。總統府提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9月號:https://bit.ly/3KYAt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