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古城朝陽:深藏市井的16座「寶藏」博物館

初夏,行走在遼寧朝陽的街頭,綠樹濃陰間,始建於北魏時期的北塔和遼代的南塔遙相輝映。不遠處,清代佑順寺和關帝廟每日傳來的晨鐘暮鼓,成為城市悠遠的音符。


從猛獁象、恐龍等古生物化石到佛教瑰寶「七寶塔」,從見證中華文明起源的紅山文物到工藝精美的「遼三彩」……朝陽的市井街巷中,藏著16座「寶藏」博物館,全市超13萬件文物、近700件國家一級文物存身其中,館藏文物數量之多、歷史之久遠、藏品之精美,令人驚歎。


館藏文物多到「擺不下」


位於遼寧西部的朝陽市,論人口數量是一座小城;論1700多年建城史,是一座古城,文化底蘊深厚。徜徉在老城區,宛如穿越時光,讓人熱切想要探尋它的歷史。


朝陽市原文化局局長孟昭凱介紹說,十六國時期,慕容鮮卑在此營建龍城(朝陽城前身)作為三燕都城,北魏至隋唐時期設營州,遼金時期置興中府,元代設興中州,明洪武年間置營州衛,清末置朝陽府。


歷史上,朝陽一直是東北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是多民族的東北歷史名城和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氣韻讓這座城市充滿厚重感。散佈在城市的街巷、山野間的各類博物館述說著這座老城的歲月滄桑與光輝過往。



打卡古城朝陽:深藏市井的16座「寶藏」博物館
這是牛河梁遺址博物館。(朝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裏既有見證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牛河梁遺址博物館,也有展示三燕文化的朝陽市北塔博物館;既有展示當地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東蒙博物館、建平縣博物館,也有展示朝陽出土的恐龍化石、鳥化石、樹化石等珍貴資源的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還有民眾自發建設的展示當地民間藝術、地域文化的民營博物館……



打卡古城朝陽:深藏市井的16座「寶藏」博物館
朝陽博物館裏的金步搖。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全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6507處,可移動文物14000多件套13萬多件,許多博物館受展陳面積等條件限制,很多文物擺不下,只能定期換展,讓觀眾瞭解更多當地的歷史文化。」朝陽市文旅局局長王永輝說。


博物館的「寶藏」


牛河梁遺址博物館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是一座現代化的紅山文化專題性遺址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多種功能於一體,結合現代展示技術手段,集中展示牛河梁遺址考古發掘的成果。



打卡古城朝陽:深藏市井的16座「寶藏」博物館
德輔博物館裏的玉豬龍。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2023年底,國家文物局公佈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顯示,牛河梁的最新考古發現,把中華文明起源的時間線向歷史縱深推進了五六百年。


「這是目前中華民族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所以在這裏,你可以眺望到中國文明的曙光。」正在這裏組織考古發掘的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郭明說。


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展陳有熱河生物群系列古生物化石標本1000多件,包括當地出土的帶毛恐龍、早期鳥類、早期哺乳動物、最早的被子植物、翼龍以及大量無脊椎動物化石等,是目前大陸面積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


「朝陽古生物化石產於距今1.2億至1.5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這裏豐富的館藏精品是瞭解古生物歷史的天然標本。」博物館講解員張雨琪說,這家博物館被授予「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大連外國語大學學生趙思陽打卡朝陽多座博物館後給出「太贊了」的評價:「沒想到朝陽有這麼多各有特色的博物館,裏面的文物、化石讓人大開眼界,感覺書本上的知識變『活』了!」


讓歷史文化精彩再現


朝陽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裏,許多精品文物展示了多民族異彩紛呈的歷史與民俗。


走進新落成不久的朝陽博物館,用現代化聲光電技術裝備的展館內展品琳琅滿目。在一樓展廳「三燕春秋」專題展中,一件純金打造的金步搖奪人耳目。這是三燕時期慕容鮮卑打造的步搖冠。


「學術界一般認為,金步搖飾起初是由匈奴從西域傳入中國北方,慕容鮮卑繼承深受匈奴影響的烏桓文化,並創新了步搖風格。」講解員吳嘉瑩介紹說。



打卡古城朝陽:深藏市井的16座「寶藏」博物館
5月9日,遊客在朝陽市北塔博物館參觀「遼代七寶塔」。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在朝陽市北塔博物館,遊客可以欣賞到目前世界僅存的遼代七寶塔。塔身鑲嵌著珊瑚、珍珠、瑪瑙等玉石,晶瑩剔透,製作精美得令人歎為觀止。


建平縣博物館以展陳契丹族歷史文物為特色,在遼代館第一展櫃,陳列著一件由125件珠寶串起的琥珀瓔珞。館長鄧首波介紹了這件「鎮館之寶」的來歷:「這是目前遼寧省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琥珀瓔珞串,它出土於遼代惠州古城附近,惠州城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後創建,這件文物對了解遼代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朝陽市博物館「處處開花」離不開當地政府對文博事業的持續投入。據瞭解,僅2023年,朝陽市就投入資金超過2800萬元,用於扶持文博場館建設、布展、設施維護等。


「朝陽地區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些資源既是當地的,也是全國的,甚至是全世界的。辦好這些博物館,讓更多的人瞭解朝陽,瞭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是我們最樸素的心願。」王永輝說。(新華社記者孫仁斌、李明輝、崔師豪)



最新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