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之鄉茉莉香

在中國廣西,有一座浪漫的小城:每年4-10月,無邊無際的茉莉花田裏,潔白勝雪的花蕾點綴碧綠田疇,芬芳馥鬱,香飄滿城。


這就是有著「中國茉莉之鄉」美譽的南寧橫州——全中國80%以上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均來自這裏。



茉莉之鄉茉莉香
採摘收集的茉莉花。橫州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兩捆乘船而至的茉莉花苗,到如今的百億元大產業,幾十載光陰如梭。一朵花,凝聚著幾代花農、茶人、茶商的心血,也成就了這座南方小城的變遷。


滿城盡飄茉莉香


立夏已過,茉莉花長勢愈發喜人。乘車行至橫州,連片茉莉花田飄來陣陣花香,道路兩旁,花農忙碌的身影穿梭往來……


橫州,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土壤肥厚,為喜溫、畏寒的茉莉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其花期可達半年之久。


史料記載,茉莉花原產古羅馬,後隨佛教傳至中國沿海地區。宋以來,茉莉花茶一直是中國出口海外的重要農產品。


橫州種植茉莉花年月已久。明朝中期,任橫州州判的王濟在《君子堂日詢手鏡》中寫道:「茉莉甚廣,有以之編籬者,四時常花。」可見當時茉莉花種植在橫州已是常態。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橫州卻鮮見茉莉花的蹤影。記者在橫州市茶館、茶企走訪時,問到花苗的來源,不少人提到了一家老國營茶廠——橫縣茶廠。


1959年,橫縣茶廠職工、23歲的黃錦河托人從廣東採購了兩捆茉莉花苗。花苗乘船而至,就種在了茶廠的一塊空地上。多年後,時任茶廠廠長的黃錦河看到了花茶的巨大市場潛力,決定在橫州推廣茉莉花種植。


1977年進入橫縣茶廠工作的徐江寧仍記得當時的情形:「花什麼時候能長出來,長出來又有多少效益,心裏沒有底。」於是,「老廠長就帶頭利用工作之餘試著種植。」


年過七旬的徐江寧還記得當時茶廠收購茉莉花是一斤一兩塊錢。「當時我的月工資只有三四十塊,看到種花能賺錢,積極性一下子就上來了。」


「扡插就能活」的茉莉花,逐漸在橫州形成規模化種植。橫州市副市長蒙柯宇介紹,2023年,全市茉莉花種植面積達13.1萬畝,鮮花產量達10.3萬噸,鮮花平均價格達每公斤34元,帶動34萬花農增收致富。


「窨得茉莉無上味」


茉莉花茶屬再加工茶,以茶為底,和以新鮮茉莉花,通過窨制工藝將花香融入茶中。品茶時,不見花朵,茉莉芳香卻從舌尖彌漫。全球茉莉花茶生產9成基本都在中國。


「橫縣茉莉花茶製作技藝」傳承人謝大高告訴記者,茉莉花在夜晚開放,而鮮花綻放時釋放的花香最濃郁,制茶要趕在開花之前,將已經變白的、大朵的花苞採摘下來,當晚趁開花之際窨花。


窨制高品質花茶,離不開優質茉莉花。橫州花農雷水準說:「日頭越旺,溫度越高,花品質越好,賣價越高。」花期來臨時,從早晨九點起摘花至下午三四點,是雷水準等花農的日常。


謝大高介紹,收回來的茉莉花苞,要經過養花、篩花、拌花等步驟。窨制過程往往持續整夜,而優質花茶需要經過多個窨次。窨制次數越多,茶的香氣越濃郁,業內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說法。並不是每個夜晚的自然條件都適宜窨制,天氣不好時需耐心等待,故而優質茉莉花茶的窨制往往耗時很久。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茉莉花茶生產重心在福建、江蘇、浙江一帶。1989年,在橫州召開的全國花茶加工產銷座談會打出了橫州茉莉花茶的名氣,花期長、花蕾大、香氣濃、產量高的橫州茉莉花越來越被市場認可。之後,中國茉莉花茶生產重心逐漸轉移至此,各地茶商紛至遝來,花茶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茉莉之鄉茉莉香
茉莉花茶產品。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

目前,橫州有花茶企業130多家。2023年,橫州茉莉花茶總產值162.9億元。橫州茉莉花(茶)也連續多年成為廣西最具價值農產品品牌之一。


「占盡人間富貴香」


行走橫州,常見花農正午時分於花田中採摘茉莉。他們披著亮銀色防曬板,身著長袖長褲,衣服兩邊掛著太陽能小風扇。花田裏,隔一段距離便能看到一個小房間,這是當地政府為花農搭建的休息室。


「我從小就開始種茉莉花,可以說是茉莉花養大的。」雷水準告訴記者,她目前種了4畝茉莉花,每畝每年能帶來1.5萬到3萬元不等的收入。


茉莉花交易市場是橫州最熱鬧的地方:花農們扛著裝滿茉莉花苞的透明網袋穿梭其中,收購商吆喝價格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後,便現場過秤、算賬、結錢。薌澤馥鬱的花苞在一個個攤位前堆成小山,等待裝運加工。


為進一步服務茉莉花產業發展,橫州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試點了茉莉花生產數位化專案,通過實施茉莉花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監測等專案,標準化種植的茉莉花較傳統種植的花期延長40天,從而助力花農增收。


橫州也不斷健全完善茉莉花系列產品生產標準體系,提升茉莉花標準化種植、加工水準,著力開展茉莉鮮花、花渣、花莖的綜合利用,從單一的茉莉花茶加工向茉莉花精油、面膜、香薰、香包、花糕等衍生產品拓展。


茉莉花產業鏈不斷延伸,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廣西莉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閉東海瞄準茉莉花老樁盆栽市場,與廣西農科院合作培育新品種盆栽,並通過直播帶貨、網店等形式向外銷售。25歲的李環成畢業後便來到該企業開設網店售賣茉莉盆栽。「現在客源相對穩定,每個月收入兩三萬元。」


通過舉辦「世界茉莉花大會」,橫州不斷提升茉莉花知名度,擴大出口規模。謝大高說,他的茶企2019年底開始向日本出口茉莉花茶,現在每年對日出口500噸左右,此外還向一眾東南亞國家出口。


蒙柯宇介紹,橫州將以茉莉花全球集散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茉莉小鎮等為載體,接續打造橫州茉莉花這個「金字招牌」,讓茉莉之鄉的茉莉香飄得更「長」更「遠」。(新華社記者郭軼凡、趙歡、張卓文)



最新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