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人」關注憂鬱症議題 導演盼病友感受不孤單

公視「紀錄觀點」開播25年,今年6部作品涵蓋白色恐怖、變裝皇后等議題,其中「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導演少凡和主角小麥都是憂鬱症患者,少凡期待讓病友感受自己不孤單。

「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由曾是記者的少凡執導,拍攝憂鬱症病友小麥的故事。少凡今天在放映前受訪表示,紀錄片比單純文字更多了聲音跟影像的表現力,他想從病友的角度出發拍攝憂鬱症,「希望讓病友覺得被同理,而不是孤立無援,另一方面也希望讓沒有接觸到的觀眾,更能理解身心病友面對日常內在的身心混亂狀況,和在社會承受的壓力。」

另一方面,黃聖鈞、薛若儀執導的voyu拍下鄒族藝術家杜銘哲回到故鄉阿里山追尋醫師父親杜孝生遭遇白色恐怖後的噤聲生活。薛若儀受訪時表示,最難忘拍攝過程中,鄉親談到杜孝生的形象總是和藹可親,但兒子杜銘哲對爸爸的印象幾乎只有沉默的背影,「父子間有一道巨大的隔閡,這是他很難以接受的。」黃聖鈞期待更多台灣人關心轉型正義和原住民的處境。

此外,導演陳韶君在「吹得到海風的地方」從連接起台灣跟澎湖的「台華輪」退役視角開始,談論外公輕生及被留下家人的傷痛。陳韶君坦言,拍攝過程雖然很困難,但總覺得冥冥中有力量協助,像是無預期拍到認識外公的人或是沒預設過的場景,「很多時候就像回憶被重現。」

還有「瑞秋」、「歡迎光臨海口村」、「明天我要當歌星,可以嗎?」等作品,明晚和30日晚上將在公視播出,公視網路直播頻道YouTube同步播出、公視+同步上架。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