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告訴你該吃什麼 全家攜華碩桂冠打造健康儀表板

你是否想過,有天走進街角的便利商店,不光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讓科技告訴你「今天該吃什麼比較健康?」而且,這不再只是想像,而是全家便利商店正在實現的日常。

今年3月中,全家在會員APP中悄悄上線一項名為「健康」全新功能,只要輸入身高、體重與飲食偏好,系統就能根據個人需求,從500項全家商品中推薦適合的選擇,而且都是來自營養師推薦。

支撐這項創新服務的背後,是全家超過1950萬名會員的數據力。為了擴及中高齡族群,全家進一步與科技大廠華碩與食品大廠桂冠合作,串連通路、科技與營養專業,打造全新健康生活體驗。

「坊間健康APP很多,但很少有真正能解決『懶得記錄』這件事,全家今年3月上線的會員『健康』功能,能吸引100萬人使用,正是因我們解決了消費者偷懶的問題」,全家便利商店E-Retail事業本部副本部長王(啟)丞受訪時表示,這正是他們想做的差異化。

這場從超商出發的健康革命,早在前年就開始布局。全家在一次策略會議中開始思考如何將會員APP從純粹的生活便利平台,轉型為賦能平台,答案是走進消費者的日常,甚至是「吃得健康」這件事。因此希望找外部生態圈合作夥伴,以擴增健康事業。

「當時的想像很簡單,就是將消費者生理資訊跟飲食集結在平台中,由系統給予飲食推薦,也能促成全家食品銷售的機會,然而讓消費者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功能」,王(啟)丞說,這個案子去年初就開始尋找合作夥伴,會選擇與華碩合作,主要是華碩對健康事業的推動有目共睹。

由於桂冠食品長期與陽明大學合作高齡飲食,因此三方聯手組成團隊向經濟部申請專案,最終成功獲得補助。王(啟)丞透露,經濟部審查委員對此抱持高度期待,希望這不只是一時補助案,而是能建立一個永續推動的健康生態圈,期望將來能帶動更多企業一起發展。

APP+發票記錄你每一口吃進去熱量

有別於多數健康APP仰賴使用者手動輸入飲食資訊,全家「健康」功能直接整合其既有的「食在購安心」食品履歷系統,其中有廠商揭露的每份營養素以及卡路里。他認為,全家健康功能最大亮點在於,若消費者綁定財政部電子發票載具,即便不是在全家購物,非全家以外消費飲食紀錄也能納入系統,自動估算熱量與營養成分,這個設計正是為了解決使用者「懶得記」的痛點。

但全家推行健康功能過程也非毫無阻礙,王(啟)丞說,雖然可串聯電子發票載具的飲食紀錄,但非全家的飲食,像是麥當勞的漢堡,僅能用APP概略計算熱量,或是夜市的小吃,則必須手動輸入食物名稱。

他表示,其實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三地的衛生局規定,只要有2家以上的連鎖店家,旗下產品營養素資料須全數上傳,建立齊全的產品資料,如果全家APP能借重這個優勢,將會讓熱量計算更精準,但這個優勢卻讓全家在資料整合時面臨挑戰,因目前還無法串聯。

王(啟)丞說,「全家沒有圖利某些品牌的意圖,而是真的想幫助消費者更容易記錄」,健康功能目的,就是要解決消費者懶惰的問題,希望有朝一日,公部門的資料也能開放串連,讓健康科技更進一步能更有效發揮效益。

五餐推薦與穿戴裝置整合 打造個人化健康儀表板

王(啟)丞表示,全家的「健康」功能,每日會推薦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與宵夜共5個飲食建議,甚至能結合拍照紀錄、手動輸入飲食紀錄,並可串連穿戴裝置所記錄的每天行走步數與活動數據,數據整合在「健康」功能,讓使用者擁有一目了然的「健康儀表板」。

王(啟)丞透露,目前使用者中7成為女性,以40至50歲族群為主,其中「超重」是最常被勾選的狀況,多數都是關心運動以及身體代謝。

未來全家的健康功能會再進化,王(啟)丞說,全家最近對應外籍旅客而上線的AI翻譯功能,未來也希望將AI導入健康功能中,正準備導入AI健康助理與文章推薦功能,讓用戶更理解自己的飲食與身體狀況;也計劃與外部餐飲品牌串接,擴大推薦選項,「只要吃得對,速食店我們也不排除合作。」

此外,全家團隊也觀察到許多國際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時,將健康作為策略核心,例如亞馬遜就與自行車公司合作提供員工免費單車,全家未來也希望結合減碳、促進健康等議題思考更長遠的發展。

「我們希望這個健康功能會是長期運作,不是補助案結束就落幕」,王(啟)丞說,從全家的角度出發,使用者面向普羅大眾,不光鎖定高齡族群,因為人們每個階段都要注重健康,而非生病才去注意,「因為健康,不是等老了才思考」。

他也表示,全家將於今年8月參加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跨業者可以共同合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