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醫療科技展」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2023醫療科技展」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圖/經濟部30日於「2023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盼協助壯大臺灣醫療科技供應鏈,提升產業競爭力。右起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仁寶電腦專案處長黃世旭、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偉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吳明峯、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經濟部今(30)日在「2023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了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這些科技瞄準智慧醫材和植入式醫材需求,展出了兩大亮眼成果。

首先是「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這是結合了「超音波影像」和「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兩大全球首創的創新技術。該系統針對肝癌等腫瘤,手術時間平均節省35%、消融範圍誤差降低於2%以內,更可一次入針,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精準性及降低復發風險。該技術已在國內完成五案臨床治療病例,並促成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合創國內第一座「癌症微創介入訓練中心」。

第二是「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這項技術克服了止血夾永久存在體內的問題。植入體內三個月內,「可吸收骨釘」仍保留八成強度,剩餘超過九成體積,比市售產品高出7.5%,力學強度完勝德國領導大廠。該技術已進入試量產階段,預計最快在2024年底上市。

「2023醫療科技展」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展出亮眼成果
圖/生技中心鎖定口腔癌等頭頸癌的治療,開發出「創新生物藥物NTSR1-ADC」,具有小分子強大的毒殺能力和抗體藥物精準打擊的優勢,為全球市場首見first-in-class的新藥,具有良好的PK和療效,目前已申請多國專利保護。左起為生技中心處長劉韋博、生技中心所長蔡士昌、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生技中心代理執行長陳綉暉。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臺灣生醫產業在2022年營業額達到7千億元,其中醫材相關產業營業額高達4,709億元,占比產業總體營業額的67%。為了推動生醫產業發展,經濟部已投入百億經費進行前瞻技術研發,尤其重點放在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智慧醫材和植入式醫材等三個領域。為此,經濟部首度於醫療科技展設立專館,展示兩項科技專案研發亮點技術,並明確鎖定癌症治療和骨科手術兩大關鍵需求。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深耕精準健康技術研發,解決現行醫材的問題,並提出技術解方。他們開發了「生醫高分子組織修復支撐複合網片」,是全球首創的技術,可以解決長者常見的泌尿系統器官脫垂問題。此外,他們還研發了「微創式顱內OCT術中輔助導引技術」,可以提高巴金森氏症手術治療效果。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在經濟部技術司的支持下,金屬中心投入技術開發,展示了「真實動態影像脊椎手術輔助系統」和「可撓性水合固化骨再生材料」等成果。這些技術獲得了多個國際獎項的肯定。金屬中心將繼續結合臨床醫療人員和ICT產業技術,研發智慧醫療產品,實現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目標。

生技中心代理執行長陳綉暉表示,生技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資源的支持下,逐步在各個領域進行精準醫療技術的開發。他們已在小分子藥物、蛋白質藥物和抗體藥物上取得了穩定的基礎,並進一步投入核酸藥物和細胞與基因療法的研究。生技中心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精準醫療技術的發展。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成果專館自即日起至12月3日下午四點於臺北南港展覽館

一館四樓N613a攤位盛大展出,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