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東南亞 紐時:當地國面臨外交平衡問題

美中陷入掐脖子關稅戰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啟程訪問東南亞。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與當地國家關係相當複雜,這些國家面臨美中外交平衡問題,並且也要防止大量廉價中國商品衝擊當地經濟。

習近平14日至18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希望藉此減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所帶來的衝擊。

報導認為,習近平可能會將中國描述成一個可靠的全球合作夥伴,與川普治下難以預測的美國形成對比。然而,這次的訪問也會凸顯像越南和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所面臨的外交平衡難題,因為這些東南亞國家正在試圖與川普政府磋商,希望獲得關稅豁免。

報導指出,中國是越南農產品的重要市場,而越南則從中國進口大量原材料,用於工廠的出口生產。越南銷往美國市場的服裝中,有60%到90%的原材料來自中國。複雜的貿易問題可能會成為這次訪問的首要議題。

文章說,東南亞國家夾在美國關稅和中國商品湧入當地經濟的風險之間,且選擇餘地有限。這些國家擔心,隨著川普維持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大量被美國市場拒於門外的廉價中國商品可能會湧入東南亞,衝擊當地經濟。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莊嘉穎表示,「中國商品很有可能會開始流入這些地區,而關於產能過剩和中國傾銷的問題將再次浮現」,「所以他必須修復這些關係。」

報導表示,在試圖從中國尋求機會的同時,東南亞領導人或許也需要避免與中國表現得過於親密。比如,一些越南官員擔心,習近平這次的高調訪問,以及強調中國夥伴關係的措辭,可能會讓越南更難從川普政府那裡爭取到長期關稅豁免。

波士頓學院政治系訪問學者武春康(Khang Vu)表示,「越南當然歡迎習近平的訪問,以最小化其經濟陣痛」,「但越南正與川普政府協商關稅減免,它必須避免給人一種正在倒向中國的印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