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關稅戰 美公布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

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發布對中國擁有與營運船舶課高額港口費、中國承造但非中國營運商的船則課較低費用的計畫。川普政府藉此抗擊中方在海運的主宰地位、振興美國國內造船。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指出,美國在拜登政府時期開始調查中國主宰造船業。目前全球多達75%至80%的商船皆由中國建造。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表示,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今天公布的內容已較2月時的方案放寬,當時的計畫是按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徵收,但遭美國眾多行業群起反彈,稱如此將為消費者和企業帶成本暴增。

今天公布的計畫是6個月後開始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的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每淨噸50美元費用,接下來3年裡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30美元。

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6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18美元或每只貨櫃120美元,接下來3年裡每淨噸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目前從中國駛往美國的貨輪通常平均運載約1.2萬個40英尺貨櫃。

通常從亞洲出發的航程平均停靠美國4個港口。航運公司和業內組織警告,若按每次靠港收費將導致美國消費者成本攀升,損害美國農產品出口並威脅碼頭工人就業。貨櫃商曾稱必要時將停靠美國港口的次數減半。

美國總統川普一週前簽署行政命令,指示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和相關單位制定重振美國國內造船業和海事就業相關計畫。

不過今天公布的港口費計畫主要是為回應去年3月拜登政府任內的一項調查。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1月認定,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

中國製造的船舶數量目前居世界之冠。數據公司Linerlytica的資料顯示,按運載能力計算,中國造船廠佔已下水航行貨櫃輪數量約29%,在建訂單中更有高達70%的船為中國承造。海運貨櫃與碼頭起重機等製造中國也是龍頭地位。

港口費原本也擬適用目前還在訂單上的中國船舶,但在業界強烈反對下暫緩。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營運商只要能提出訂購美製船舶的證明,則現有或未來將有的中國船舶可獲最長3年免徵港口費。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項港口費計畫將直接打擊中國海運與物流巨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若以運載量計算,中遠集團目前是世界最大海運公司。

至於丹麥的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與瑞士的地中海航運集團(MSC)等國際海運巨頭,也會因旗下已擁有不少中國製造的船舶受衝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