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物資短缺延誤緬甸救援進度 聯合國救難人員:首要任務是復電

[周刊王CTWANT] 緬甸於28日發生規模7.7的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實皆地區(Sagaing),深度僅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導致建築倒塌、道路毀損、橋樑斷裂,緬甸曼德勒(Mandalay)成為重災區。但當地的救援行動卻陷入困境,主要是受限於設備不足與資源匱乏。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當地居民桑達溫(Sandar Win)表示,他年僅6歲的兒子在地震時被自家屋瓦壓住,造成骨盆骨折,送醫時曼德勒綜合醫院,醫院內早已人滿為患,無法收治,只得轉往私人醫院。
地震之後,曼德勒市區發生停電,加油站人潮擁擠,超過150萬名居民急需燃料啟動發電機。城內商店、餐廳、茶館全數歇業,救護車不斷開往東方約64公里的觀光聖地彬烏倫(Pyin Oo Lwin)山城。
而當地救援隊員韋漂(Wai Phyo)表示,現場的救援進度受到嚴重限制,因缺乏大型機具與救援設備,部分搜救隊只能向民間企業借用機具,甚至透過社群媒體公開求援,呼籲捐贈設備。韋漂提到,目前仍有大量民眾受困瓦礫中「但存活機會不高」,現場通訊更是一大阻礙,幾乎無法聯絡外界。
雖然目前緬甸軍政府已派兵進駐災區,但韋漂批評軍方「毫無幫助」,直言真正需要的是實質救援與物資支援。目前也傳出,當地的搜救行動已轉為尋找遺體,據曼德勒消防隊長表示,目前已有約1,000具遺體,推估整起意外的死亡人數還會持續攀升。
在緬甸進行救援工作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劉崇(音譯,Liu Chong)表示,地震後當務之急是恢復電力,因當地正處於乾季,氣溫超過攝氏40度,電力的匱乏導致當地居民無法避暑,生活條件極為艱困。劉崇也提到,當地婦孺與弱勢群體急需糧食與基本生活物資,聯合國方面正動員資源,準備提供足以支援100萬人的糧食與生活用品。
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於30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此次強震已造成全國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有139人失蹤。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包括曼德勒、勃固(Bago)、馬圭(Magway)、東北部撣邦(Shan State)、實皆(Sagaing)與首都奈比多(Nay Pyi Taw)。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