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樹葬後骨灰須挖出焚化 北市殯葬處:不可能

藝人大S過世,家屬擬以樹葬方式處理後事,但有媒體報導,樹葬後仍要將骨灰挖起來丟進焚化爐燒掉。台北市殯葬處表示,環保葬骨灰經處理可自然分解,不可能也不需要再挖出。

有媒體報導不具名殯葬業者說法,指骨灰埋在土裡會和雨中的酸結合,變成固體的碳酸鈣結塊,所以為了讓樹葬的土地可以重複利用,2年後仍要再將骨灰挖起來,丟進焚化爐燒掉。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今天說明,環保葬的骨灰是經火化後再研磨,以更小的分子狀態埋入土壤或拋灑於海中,透過自然的生物分解作用,讓骨灰中的礦物質逐步融入土壤,最終與自然合而為一。

針對樹葬處理方式,殯葬處指出,台北市有富德公墓詠愛園及落羽之丘2大樹葬園區,皆劃分不同區域輪流使用,單一區域滿葬時就會進入約2年的養護期,每個月定期噴灑溶磷菌、覆蓋培養土以幫助骨灰分解,絕對不可能也不需要將已下葬的骨灰再挖出。

殯葬處表示,環保葬是將往生者骨灰以更自然、簡樸的方式回歸大地,台北市從民國92年開始試辦以來,已服務近6.4萬名先行者,近幾年每月約受理800件申請。

至於骨灰究竟能否自然分解,自然科補教老師李行指出,骨灰碰上酸雨會形成名為碳酸鈣的白色沈澱物,也就是貝殼及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不僅不溶於水,更無法作為植物的養分。

李行說,靠著噴灑溶磷菌,骨灰確實能變成含氮化合物,讓植物吸收再利用,不過如此一來就難以說是「塵歸塵、土歸土」,而屬人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