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中毒風暴 醫警告若是「這毒素」害命:恐在台灣盛行

寶林中毒風暴 醫警告若是「這毒素」害命:恐在台灣盛行
寶林茶室中毒事件持續延燒。(圖/翻攝自寶林茶室臉書)

[周刊王CTWANT]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疑似食物中毒案釀成2死5命危,外界除關心致病元凶是否為米酵菌酸,也擔憂有人下毒。對此,有醫師認為本次事件因食物未適當保存引發風險的機率較高,並指若是Burkholderia gladioli(椰毒假單胞菌或稱唐菖蒲伯克氏菌)害命,不排除台灣未來可能盛行該病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專任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指出,「下毒是比較驚悚了一些」,更傾向是食物未適當保存引發的事件,並分析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的致命原因。

姜冠宇表示,米酵菌酸屬於孳生在發酵(過期)食材的伺機性病原體,其產生的「呼吸毒」會使人體全身細胞的粒線體失去作用,當吸進的氧氣無法轉為能量,便會使人休克、多重器官衰竭,這也是患者接上呼吸器、裝上葉克膜都難救的原因。

更懾人的是該毒素「沒有安全劑量」,也非大眾印象容易察覺的「腐敗食物」。該毒素曾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造成許多死亡案例。印尼便因此立法禁止使用發酵食材或做傳統發酵餅(Tempe bongkrek)。東南亞釀造的酒精甚至被警告過有相關風險。

相對大陸及東南亞,該毒素在台灣屬於不多見或未曝光、未察覺的病原體,更麻煩的是其引發的病程太快,且若真是該毒素引發寶林茶室中毒事件,代表Burkholderia gladioli病原體在「濕度很高,要發酵不難的台灣」,未來可能會在民間盛行,「以後我們對食品的保存就要嚴格一些了」。

不過姜冠宇也強調,一切還要等檢驗報告出爐才能定奪,並指有部分專家懷疑是其他毒素引起。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