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郵便4月起禁寄爬蟲類 動保團體:難防「冒名」郵寄漏洞

日本郵便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郵便株式会社 Japan Post)1月底宣布,基於《動物保護管理法》(動物の愛護及び管理に関する法律)規定,2025年3月31日起「宅配包裹」(ゆうパック)服務停止運送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動物。


哺乳類與鳥類是既有的禁運對象,新規增列爬蟲類,但動保團體指出,郵便局並未檢查內容物,只要將標示寫成其他未被禁止的動物,就無法遏止非法寄送。






日本民眾跟動物權中心過去長期呼籲郵便局廢止活體動物運輸。照片來源:Dekayem/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長久漏洞:未檢查、未全面禁運活體動物


現行日本郵便公司活體動物運送規定,禁止運送哺乳類動物,但魚蝦貝類、昆蟲類(獨角仙、鍬形蟲等)、爬蟲類(烏龜、鱉、蜥蜴等)等活體動物均可運送,短程運輸的小型鳥類如鴿子、小型鸚鵡也可運送。4月後,將禁止運送爬蟲類。


日本動物權中心(Animal Rights Center)表示,他們與民眾長期呼籲郵便公司廢止活體動物運輸,但公司始終以因應高齡化社會、每天處理大量包裹等理由而推託,如今雖然將禁令擴大到鳥類跟爬蟲類,但核心問題仍未解決。


動物權中心指出,日本郵便公司過去雖然禁運哺乳類,但公司完全不檢查內容,只要將包裹標示為活餌、兩棲類或爬蟲類,就能運送禁運的動物。如今禁令擴增到活體爬蟲類,兩棲類、魚類及昆蟲等仍可寄送。只要郵務人員不檢查寄送物,仍可以這些動物的名義運送。


動物權中心呼籲郵便公司應全面停止活體動物運輸,若要運送,則須提供符合動物習性的溫溼度、通風、水分等與緊急醫療措施。






各大郵政單位對活體動物運送規範不一,中華郵政規定活生動物不能運送,但蜜蜂、蠶、水蛭、由立案機構互寄之寄生蟲或為消除害蟲之蟲類等不在此限。圖為生物防治用的包裹。圖片來源:Dekayem(CC BY-SA 3.0)


動物運輸需求增 「冒名」郵寄增風險


《福井新聞》的專欄作者、動物環境與福祉協會Eva代表理事杉本彩在去(2024)年8月的文章中寫到,一位從事異寵繁殖與銷售業務的人員曾檢舉,業者將哺乳類動物偽裝為爬蟲類或活餌以宅配包裹寄送,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超過20件,實際運送的動物涵蓋南美絨鼠、條紋松鼠、兔子、狐獴、雪貂等哺乳類。


杉本彩指出,貨運過程對動物造成極大壓力,死亡風險上升。檢舉人曾舉例,一隻狐獴在宅配途中死亡,死前有失禁與嘔吐現象,顯示曾痛苦掙扎。但是,日本郵政總公司接獲檢舉後並未提出改善措施,放任殘忍的運輸持續發生。


日本郵便公司規定,活體運送的動物必須處於健康狀態,公司不提供溫度控制、通風、餵食或補水等服務,若動物在配送過程中死亡,公司也不會承擔責任。杉本彩批,這等於告訴寄件人,若能接受動物死在半路,「那就請便吧」。


面對愈來越多動物買賣、展演、租借、甚至網紅用動物拍片吸引流量,杉本彩指出,動物運送法規急需修訂,以確保動物在運輸過程中得到應有的保護。


爬蟲業者憂轉向私人運輸增加成本


日本集合》(japhub)指出,有爬蟲業者表示之後須轉向私人運輸公司,成本將增加很多;另也有玩家稱過去都用郵寄交換稀有爬蟲,以後會變麻煩。由於專業運輸費用較高,可能影響爬蟲類市場價格或交易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陳文姿 編譯;林大利 審校
  • 更多生活新聞 »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