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評比: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今日公布「2023年度用電大戶綠電使用評比」報告,分析國內前30大用電的企業的綠電使用狀況。TRENA秘書長高如萍指出,這些產業可能是布局全球,但用電意味著在當地造成污染。今天(22日)也是世界地球日,希望用電大戶帶頭展現減碳責任。


各大企業之中,東和鋼鐵在台灣自發自用及採購的綠電占比1.79%,位居榜首。至於台積電,因未公開「用電量」而無法計算其綠電使用占比。TRENA強調,還有更多的用電大戶用電資訊不公開,呼籲政府加強要求資訊揭露。



民間評比: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發布2023年度「台灣用電大戶」綠電使用評比。攝影:李蘇竣


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TRENA專案助理李建緯說明,單看企業自行建置、使用綠電的「綠電自發自用總量」,群創光電自發自用量48014MWh(千度電)高居榜首,遠超其他企業。其次是台灣中油和豐興鋼鐵,分別是16183(MWh)和15274(MWh)。艾杰旭顯示玻璃9824(MWh)和台積電4268(MWh)則落在排行榜中段。


除了自發自用,若加上外購綠電,整體計算企業在台灣使用綠電的占比。報告顯示,東和鋼鐵整體綠電使用占比1.79%為第一,杰旭顯示玻璃1.68%排名第二、豐興鋼鐵第三。


備受關注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綠電使用狀況,TERNA無奈表示,雖然台積電有一定綠電自發自用量,且購買高達11億度綠電,但因未公開「用電量」,無法計算綠電使用占比。



民間評比: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用電大戶在台灣綠電自發自用量。圖片來源:TRENA提供


民間評比: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各企業的綠電使用占比比較,卻不見台積電等用電大戶,原因是他們未公布用電量,少了「分母」自然算不出占比。圖片來源:TRENA提供


高如萍說,用電大戶條款要求的綠電義務量高達10%,本次排名最高的東和鋼鐵綠電使用占比僅1.79%,仍有很大落差。根據用電大戶條款,業者可透過自設綠電、購買綠電憑證或設置儲能等方式完成義務量。能源署今年初曾表示,已有七~八成業者落實。但礙於資訊未公開,具體名單與落實方法只有能源署才知道。


用電大戶條款檢討 「透明度」還缺用電資訊揭露


高如萍進一步指出,目前僅13家用電大戶主動提供資料。台積電身為護國神山,用了這麼多電,卻始終沒人知道其用電資訊,可以看出政府對用電資訊揭露的要求不足,呼籲政府提升資訊透明,建立公信力機制。


因為能源署拒絕公開用電大戶資料,民間團體只能透過環境部氣候署「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揭露的範疇二資料來回推用電情況,統計時間出現落差。


今年初,「用電大戶條款」終於盼來第一次檢討,卻以不調整門檻與義務量告終。高如萍呼籲,除了修法提高用電資訊透明度,也應該落實定期檢討機制,逐步加強用電大戶的要求,並與地方政府聯手,管轄不同容量的用電大戶。


TERNA:促降低綠電門檻 企業也應重視綠電社會責任


報告區分出電子、鋼鐵石化等產業別進行評比,點名群創光電、豐興鋼鐵、台灣中油、南亞塑膠等企業,因為綠電應用較高,成為同產業類別之中評價特優者。報告也指出,用電大戶雖積極發展綠電,但仍面臨法規政策、技術成本、土地取得等面向的挑戰,更有近五成企業表示希望市場綠電價格能再降低。



民間評比:群創光電自發最多綠電 東和鋼鐵綠電占比最高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如萍。攝影:李蘇竣


TRENA指出,目前台灣的綠電市場供需不平衡、認知價格差異大。可以透過簡化申請流程,並擴大公共屋頂與閒置空間釋出,如立法院、行政院等。降低取得綠電門檻,也促進綠電價格合理化,建立友善可及的綠電環境。


TRENA也向企業端喊話,台灣傳統上因為長期補貼,電價相對低廉,導致企業希望綠電也同樣便宜。呼籲企業應該跳脫價格迷思,正視綠電所蘊含的社會與環境效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