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觀點/為什麼這些政客的黨性薄弱?其實與這個利益有關係



(總主筆李彥謀/特稿)政客轉換跑道(政黨),時有所聞,但也不是經常出現,近年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黃國昌,從時代力量跳槽到台灣民眾黨,而且還創下史上最短時間內換黨,當他提交退出時代力量的資料後2小時,就成功加入民眾黨。



IN觀點/為什麼這些政客的黨性薄弱?其實與這個利益有關係


圖/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說,政客換黨主要與選舉利益有關,桃竹苗地區對政黨的意識更淡薄。(艾瑞克引新聞攝)


民眾黨各吸收泛藍黃珊珊與泛綠陳昭姿


民眾黨主要檯面人物與不分區立委,大多是跳槽而來,黃珊珊最早從新黨,到跟隨宋楚瑜的親民黨,後來再跳槽靠向柯文哲;林國成也是從親民黨跳槽而來,另一位的挺扁大將陳昭姿,從一邊一國行動黨跳到民眾黨,當然,因為一邊一國行動黨在2020選舉成績慘淡,不久宣布解散。


親民黨在2008年總統立委選舉因為「國親合」,也幾乎沒有立委級的中堅骨幹,較知名的立委傅崐萁、賴士葆、前立委費鴻泰、邱毅、李慶華、前苗栗縣長徐耀昌等人,現任立委萬美玲、魯明哲等,也曾是親民黨,他們都在2008年後重返「國民黨」。


國民黨、親民黨、新黨,被稱為「國親新」,都是泛藍陣營,新黨是深藍,親民黨宋楚瑜本來要走中間路線,但黨內的重要民代都來自新黨,黨性也被帶往深藍,在新黨、親民黨主力回歸國民黨後,國民黨的「本省掛」與「外省派」就又形成既有的結構格局。


政客換黨與選舉利益有直接關係


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接受《艾瑞克引新聞》訪問時表示,綜觀多數民代的變換政黨,大多與「選舉」脫離不了關係;不只泛藍,泛綠陣營也是類似,立委黃捷從事代力量到民進黨,因為要角逐趙天麟退選的立委席次;范雲也是被列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從社會民主黨跳槽至民進黨。


根據林邑軒的研究觀察,他認為桃竹苗的情況更為複雜,「政黨」與政客意識形態或基本理念比較無關,例如立委陳超明曾是民進黨籍,後來退黨加入國民黨;還有曾代表民進黨參選新竹縣長的鄭永金,也曾是國民黨籍;立委徐欣瑩的黨籍更多,從國民黨、無黨、民國黨、國會政黨聯盟,再回到國民黨。


基本上,如果都是各自在泛藍或泛綠陣營內遊走,比如國親新,或者民進黨、時力、台聯、台灣基進等,其選民的接受度較高;但若是從泛藍跳到泛綠,或是泛綠跳到泛藍,可被接受度就很低了,例如前立委鄭麗文,任滿不分區後被指派參選區域立委,就無法獲得泛綠選民諒解;前立委林國慶亦然;至於前立委沈富雄的言論,也被泛綠支持者所厭惡。



IN觀點/為什麼這些政客的黨性薄弱?其實與這個利益有關係
圖/黃捷從時代力量跳槽到民進黨,主因是獲民進黨支持參選區域立委。(翻攝自黃捷臉書)

台灣基進是剛性政黨,國昌老師的故事有續集


林邑軒說,在地方選舉,換黨的比例更高,有的未能被國民黨或民進黨提名,會乾脆退黨以無黨籍參選,若藍、綠還有空間,換黨更非難事,還有的是這一次是披綠袍競選,下一次變成藍袍,但這種民代以「服務選民」為優先,大家不會在意他的黨籍,而且地方層次,政黨重要性就偏低。


檯面上的政黨都比較屬於柔性政黨,比較能接受黨員「來去自如」,或者受幾年條款限制,若是「剛性政黨」,大概就是台灣基進,林邑軒說,台灣基進幾乎不對外招募黨員,他們對申請入黨有比較嚴格的規定與限制,所以該黨的高雄市議員張博洋、前立委參選人吳欣岱,甚至前立委陳柏惟,都沒有加入民進黨。


不過,台灣選制有利於大黨,小黨必須依靠大黨禮讓,陳柏惟是一例,時代力量時期的黃國昌也是一例,現在黃國昌要爭取國民黨禮讓他參選縣市長,看來,「國昌老師」的故事,還有後續。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新黨王建煊到民眾黨黃國昌 台灣第三勢力的政治迷航


IN觀點/「一人政黨」人亡政息 柯文哲為什麼要如法炮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