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母親來洗碗/徐成文

徐成文
時光匆匆,母親的身影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染上了霜華。年邁的她,住在離我家不遠的敬老院。每個週末,我總會前往敬老院,將母親接到家中。短暫的兩天,她沉浸在與晚輩相伴的時光裏,盡享令人羡慕的天倫之樂。
賢慧的妻子,有一雙無比靈巧的手,總能變戲法般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可口飯菜。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溫馨的燈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歡聲笑語在房間裏輕快地跳躍,我們在融融的氛圍中,滿心歡喜地品嘗著桌上的美食。
妻子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她輕輕把飯碗一推,目光溫和卻又透著堅定,吩咐女兒:“徐詩,我做飯,你洗碗啊——”說罷離開飯桌。女兒呢,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一個正在直播的綜藝節目在電視螢幕上吸引著她。母親年邁,平日裏一般不參與我家這些瑣事,可她看著孫女那副無奈的神情,禁不住輕聲發話:“詩詩,你去耍,我來洗碗。”女兒一聽,如同在黑暗中尋到了一束光明,眼睛裏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沖向客廳,繼續沉浸在節目的歡樂氛圍中。
母親執意堅持,我也不好反對。母親緩緩站起身來,動作略顯遲緩。她小心翼翼地將桌上的碗筷一一撿到洗碗槽裏。我靜靜地站在一旁,注視著母親,發現她與我們洗碗的方式大不相同。她先在盆裏裝上滿滿一盆清澈的水,然後輕輕地將碗一個一個地放到水裏,雙手在水中緩緩移動,帶著一種細膩與耐心,仔細地清洗著每一個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角落。清洗完一個,才接著洗第二個。待所有的碗筷都經歷了第一輪的清洗後,她又不厭其煩地在盆裏用清水再次清洗。而我們平時洗碗,往往圖個方便快捷,將碗筷直接放在水龍頭下麵一沖了事。看著母親略顯笨拙卻無比認真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我輕輕地走過去,站在母親身旁,將我們常用的洗碗方法教給她。母親聽完我的話,微微皺了皺眉頭,關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責備:“你們這樣太浪費,水多珍貴啊。”我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可看著母親認真的神情,到了嘴邊的話又被我咽了回去,一時之間竟難以再開口。
翌日,晨霧還在繚繞,妻子將我從被窩裏掀起來。“你看,媽昨晚洗的碗,碗邊還沾著油呢!”我戴上700度的近視眼鏡,小心翼翼地拿起母親洗過的碗,仔細端詳。碗邊還沾著油漬,顯然沒有洗乾淨。我心裏一緊,但又不忍心讓母親知道,怕她難過。我趕緊捂住妻子的嘴巴,心裏默默祈禱母親不要聽見。我深知母親的用心良苦,她只是想為我們做點什麼,哪怕只是洗洗碗。我自告奮勇,將那些還殘存著油漬的碗筷在水龍頭下沖洗一遍。早餐時,母親主動請纓:“這樣吧,以後我週末就來給你們洗碗!”妻子驚恐,我則點頭。
其實,我是有原因的:在農村勞作了一輩子的母親,到了敬老院生活,可以是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此以往,我對怕母親身體不好。而現在,她能在我家洗碗,一來讓她動動手,運動運動,舒筋活骨;二來讓她感覺到自己還是有用之人,能為晚輩做些事情。
母親在敬老院的日子裏,總是過得平靜而安逸。然而,每個週末,她會早早地準備,滿懷期待地等待我去接她。“我要去兒子家洗碗,他們忙啊!”她總是這樣自豪地告訴同伴,幸福寫在她蒼老但略顯潤澤的臉上。每次洗完碗,她都會輕輕擦拭著手,看著乾淨的碗筷,眼中滿是自豪。她每次來到我家,都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她的笑容越來越多,身體也似乎比以前硬朗了一些。或許,這就是親情的力量,它能讓一個人重新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願時光徐緩而行,讓母親能在我們身邊多停留一些日子。母親洗碗的畫面,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生命中最溫暖的回憶。這不僅僅是一次洗碗,更是親情的延續,是歲月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