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長驅直入電動車,想成新跑道的「第二個鴻海」?
2月中旬,中國電子大廠立訊入股中國車企奇瑞,宣布戰略合作,而立訊砸百億人民幣入股,也證明升級電動車戰略地位決心。立訊從蘋果產品組裝到電動車都跟隨鴻海步伐,其未來發展也牽動各廠競爭態勢。
電動車6000億美元商機,吸引各類業者展開比速度、比資金的競賽,而激烈的競爭賽道中,近期新加入一位重量級業者,首度亮相就吸走全場目光。
2月中旬春寒料峭,但有一場法說會熱度爆表,超過220家機構參與,名單足足列滿四頁A4。法人們在等的,就是中國大陸電子大廠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對新事業的策略布局。
「我們認為,Smart EV(智慧電動車)是中國汽車人百年不遇的機會,」王來春法說會上的第一句話,就表明了進軍電動車的決心。王來春說,立訊需要「不一樣的支持平台」,才能「從0到1,從1到100」,而她說的平台,正是中國車廠奇瑞。
立訊去年(2021)打進iPhone代工供應鏈,成為台廠鴻海、和碩對手,話題尚有餘溫之際,立訊又再拋震撼彈,與中國大陸國有汽車品牌奇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更砸下100.54億人民幣(約440億台幣)入股奇瑞集團三家公司,並將協助奇瑞造車。
這項策略布局,立訊的態度明顯,計畫從電動車「零組件商」轉為更高難度的「系統供應商」。值得注意的是,立訊是中國市值極大的電子廠,奇瑞則是中國資深的自主研發車廠,海外出貨最高,因此兩強合作,光是出場就掀起業界矚目。
立訊不造車僅「協助」,欲分食Tier 1大餅
探究淵源,立訊此番並非初初進入汽車產業,2011年起立訊便逐步打入「汽車的神經系統」的連接器、線束等電子零件,默默累積經驗。
不過,如今電動車商機崛起,立訊不甘只賣零件,希望電動車品牌百花齊放的此時,升級為電動車品牌的Tier 1(第一階供應商,直接交貨給汽車品牌組裝)。
王來春指出,電動車新商機下吸引了許多新品牌,但缺乏開發、製造等能力,因此「市場需要ODM(設計代工)造車。」王來春解釋,而立訊將做為Tier 1,協助奇瑞開拓電動車代工新事業。
而立訊為何不直接造車?
「Smart EV帶來的機會不只是整車,更包含生命力更強的Tier 1,Tier 1市場規模幾乎是所有車企總產值的70%,」王來春以「四大Tier 1」博世(Bosch)、日本電裝(Denso)、采埃孚(ZF)、麥格納(Magna)為例指出,這些公司每家營收都在300億美元(約8573億台幣)以上。
圖/毛凱恩整理
立訊易筋洗隨,擁出海口進退自如
而立訊此舉亦將原有的零組件優勢,以新的商業模式重組起來,更有奇瑞帶頭衝做為出海口,業內人士也指出其影響,未來不可忽視。
圖/奇瑞今年1月銷售年成長達12.3%,創下歷史新高,未來更將攜手中國最大電子廠立訊,開拓電動車代工業務。取自奇瑞官網
一名曾任職中國車廠的業者指出,儘管2015年前後奇瑞曾遭逢低潮,導致人才流失到新創車廠,但畢竟是老牌車廠又是國有企業,擁國家力量撐腰,因此也不容易遇到現金流周轉問題,反觀新創車廠就較常為此頭疼。
法人也同步看好立訊與奇瑞結盟。
天風證券以「易筋洗隨,質變源起」來形容立訊即將脫胎換骨,並指出其「進可攻,退可守」。進,可打通造車業務,有望與華為、蘋果(Apple)等有意進軍電動車的科技大廠合作。若狀況不如前述樂觀,退,則仍有奇瑞做為出海口,讓Tier 1業務得以擴張,且若奇瑞日後上市,立訊出脫股份也有價差可賺。
野村證券則是中長期正向看待這樁合作,指出立訊能藉此與奇瑞這家有經驗的車廠展開深度合作,且是在財務風險較小、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就能取得成為Tier 1的所需技術及實績。
業務強碰,但鴻海、立訊竟同一陣線?
有趣的是,立訊從連接器、蘋果產品代工,到如今電動車業務,一路跟隨鴻海步伐,而雙方生意也部分重疊,未來雙方互動的關係值得關注。
立訊攻電動車零組件、系統,鴻海則除零組件、系統,還多了軟體、整車製造。另外,鴻海也孵育出MIH聯盟,讓鴻海成為規格制定者,有助擴張影響力及上述車用業務推廣。
不過,儘管多項業務重疊,業界人士認為雙方短期內不會是競爭關係,反而是站在同一陣線。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指出:「一個好的市場在風口上,雙方都投入,不會導致互相衝突,反而可以期待兩邊都把餅愈做愈大。」
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被媒體詢問立訊升級電動車業務時也說:「對岸同業投入,這是很好的現象,代表大家都看好。」
原來,汽車設計、製造合一仍是業界常態,僅有少數特例是車廠委託設計,或委託代工。因此,仍需各方的努力,才能帶動電動車代工的風氣。
圖/取自立訊精密官網
雙方長期仍是戰略對手
不過,長期來看,雙方仍是長線的戰略對手。
劉揚偉指出:「等市場逐步發展、成熟,後來會逐漸剩下體質更好的公司能活下來。我覺得會是2025年,就能看到哪些會勝出,哪些會被淘汰。」
他也點出鴻海與立訊的不同之處,包括鴻海有車用軟體與平台,且軟體今年就能開始貢獻營收。此外,鴻海也已布局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電池、半導體。
劉揚偉談起電子同業進軍電動車,也不客氣指出:「進入這個產業所需要的,可能跟它想的不一樣,包含規模、技術廣度、資金都非常龐大,不是說有龐大勞動力、政府支持,就可以做到的。」
謝騄璘則點出,台灣產業在電動車市場最大優勢,將是與新創業者的合作,最大的成功案例就是與特斯拉(Tesla)的合作,例如汽車電子化過程中,湧現的OTA(汽車軟體下載)、智慧座艙商機,也是對台廠有利的大趨勢。
而電動車發展十多年來篳路藍縷,如今終於隨著相關技術成熟,讓各路好手乘著順風飛速前進。同時也無不奮力奔馳,搶在市場飽和的終點線前卡位供應鏈,各路人馬未來將如何互相競合,也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4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4月號:https://bit.ly/3O4GSxW】
電動車6000億美元商機,吸引各類業者展開比速度、比資金的競賽,而激烈的競爭賽道中,近期新加入一位重量級業者,首度亮相就吸走全場目光。
2月中旬春寒料峭,但有一場法說會熱度爆表,超過220家機構參與,名單足足列滿四頁A4。法人們在等的,就是中國大陸電子大廠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對新事業的策略布局。
「我們認為,Smart EV(智慧電動車)是中國汽車人百年不遇的機會,」王來春法說會上的第一句話,就表明了進軍電動車的決心。王來春說,立訊需要「不一樣的支持平台」,才能「從0到1,從1到100」,而她說的平台,正是中國車廠奇瑞。
立訊去年(2021)打進iPhone代工供應鏈,成為台廠鴻海、和碩對手,話題尚有餘溫之際,立訊又再拋震撼彈,與中國大陸國有汽車品牌奇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更砸下100.54億人民幣(約440億台幣)入股奇瑞集團三家公司,並將協助奇瑞造車。
這項策略布局,立訊的態度明顯,計畫從電動車「零組件商」轉為更高難度的「系統供應商」。值得注意的是,立訊是中國市值極大的電子廠,奇瑞則是中國資深的自主研發車廠,海外出貨最高,因此兩強合作,光是出場就掀起業界矚目。
立訊不造車僅「協助」,欲分食Tier 1大餅
探究淵源,立訊此番並非初初進入汽車產業,2011年起立訊便逐步打入「汽車的神經系統」的連接器、線束等電子零件,默默累積經驗。
不過,如今電動車商機崛起,立訊不甘只賣零件,希望電動車品牌百花齊放的此時,升級為電動車品牌的Tier 1(第一階供應商,直接交貨給汽車品牌組裝)。
王來春指出,電動車新商機下吸引了許多新品牌,但缺乏開發、製造等能力,因此「市場需要ODM(設計代工)造車。」王來春解釋,而立訊將做為Tier 1,協助奇瑞開拓電動車代工新事業。
而立訊為何不直接造車?
「Smart EV帶來的機會不只是整車,更包含生命力更強的Tier 1,Tier 1市場規模幾乎是所有車企總產值的70%,」王來春以「四大Tier 1」博世(Bosch)、日本電裝(Denso)、采埃孚(ZF)、麥格納(Magna)為例指出,這些公司每家營收都在300億美元(約8573億台幣)以上。
圖/毛凱恩整理
立訊易筋洗隨,擁出海口進退自如
而立訊此舉亦將原有的零組件優勢,以新的商業模式重組起來,更有奇瑞帶頭衝做為出海口,業內人士也指出其影響,未來不可忽視。
圖/奇瑞今年1月銷售年成長達12.3%,創下歷史新高,未來更將攜手中國最大電子廠立訊,開拓電動車代工業務。取自奇瑞官網
一名曾任職中國車廠的業者指出,儘管2015年前後奇瑞曾遭逢低潮,導致人才流失到新創車廠,但畢竟是老牌車廠又是國有企業,擁國家力量撐腰,因此也不容易遇到現金流周轉問題,反觀新創車廠就較常為此頭疼。
法人也同步看好立訊與奇瑞結盟。
天風證券以「易筋洗隨,質變源起」來形容立訊即將脫胎換骨,並指出其「進可攻,退可守」。進,可打通造車業務,有望與華為、蘋果(Apple)等有意進軍電動車的科技大廠合作。若狀況不如前述樂觀,退,則仍有奇瑞做為出海口,讓Tier 1業務得以擴張,且若奇瑞日後上市,立訊出脫股份也有價差可賺。
野村證券則是中長期正向看待這樁合作,指出立訊能藉此與奇瑞這家有經驗的車廠展開深度合作,且是在財務風險較小、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就能取得成為Tier 1的所需技術及實績。
業務強碰,但鴻海、立訊竟同一陣線?
有趣的是,立訊從連接器、蘋果產品代工,到如今電動車業務,一路跟隨鴻海步伐,而雙方生意也部分重疊,未來雙方互動的關係值得關注。
立訊攻電動車零組件、系統,鴻海則除零組件、系統,還多了軟體、整車製造。另外,鴻海也孵育出MIH聯盟,讓鴻海成為規格制定者,有助擴張影響力及上述車用業務推廣。
不過,儘管多項業務重疊,業界人士認為雙方短期內不會是競爭關係,反而是站在同一陣線。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指出:「一個好的市場在風口上,雙方都投入,不會導致互相衝突,反而可以期待兩邊都把餅愈做愈大。」
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被媒體詢問立訊升級電動車業務時也說:「對岸同業投入,這是很好的現象,代表大家都看好。」
原來,汽車設計、製造合一仍是業界常態,僅有少數特例是車廠委託設計,或委託代工。因此,仍需各方的努力,才能帶動電動車代工的風氣。
圖/取自立訊精密官網
雙方長期仍是戰略對手
不過,長期來看,雙方仍是長線的戰略對手。
劉揚偉指出:「等市場逐步發展、成熟,後來會逐漸剩下體質更好的公司能活下來。我覺得會是2025年,就能看到哪些會勝出,哪些會被淘汰。」
他也點出鴻海與立訊的不同之處,包括鴻海有車用軟體與平台,且軟體今年就能開始貢獻營收。此外,鴻海也已布局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電池、半導體。
劉揚偉談起電子同業進軍電動車,也不客氣指出:「進入這個產業所需要的,可能跟它想的不一樣,包含規模、技術廣度、資金都非常龐大,不是說有龐大勞動力、政府支持,就可以做到的。」
謝騄璘則點出,台灣產業在電動車市場最大優勢,將是與新創業者的合作,最大的成功案例就是與特斯拉(Tesla)的合作,例如汽車電子化過程中,湧現的OTA(汽車軟體下載)、智慧座艙商機,也是對台廠有利的大趨勢。
而電動車發展十多年來篳路藍縷,如今終於隨著相關技術成熟,讓各路好手乘著順風飛速前進。同時也無不奮力奔馳,搶在市場飽和的終點線前卡位供應鏈,各路人馬未來將如何互相競合,也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4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4月號:https://bit.ly/3O4GS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