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促修法!吳宗憲籲:可處死刑、不假釋

民間團體自發號召走上凱道遊行,更有近14萬人連署主張對虐童致死者應加重刑罰。(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剴剴案」引發社會怒火,不只民間團體自發號召走上凱道遊行,更有近14萬人連署主張對虐童致死者應處無期徒刑、死刑並排除假釋,未料法務部16日竟回應「建議案不予採納」,讓輿論炸鍋,法務部隔日再緊急回應,未來修法時將廣納各界意見列為參考,企圖平息民眾怒火。對此,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痛批,此時此刻法務部若依然選擇墨守成規、閉耳塞聽,就是對民意的漠視,更是對殘酷現實的逃避。
吳宗憲在臉書發文指出,國家理應珍惜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與未來,但現實是如何?在少子化日益嚴重的台灣,3歲以下的虐童案件卻不減反增,從2019到2023年,增幅高達18.5%。這些不是數字,而是一條條脆弱無辜生命的消逝。針對近期多起虐童致死事件,已累積超過13萬人連署,訴求增列「虐童致死罪」,並明定可處死刑及無期徒刑不得假釋。可是,法務部卻只冷回,這不符合比例原則,因此「不予採納」。
因此,吳宗憲主張,第一、法律是社會秩序的框架和基石,但社會共識會隨時間改變,制度需要與之對話、不能一成不變。第二、現行《刑法》第328條第3項已明訂,強盜若致人於死,即便沒有殺人犯意,也可處以死刑。那麼,持續施虐、導致幼童死亡的惡行,亦應足以判死刑。第三、一個孩子,在危險逼近的時候、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可能連為自己喊「救命」都做不到,這樣的犯行極其惡劣、泯滅人性,就應該受最高刑罰。
吳宗憲直言,任何社會公共議題本來就有多種見解,有支持、有否定,從立法技術上來說,都值得好好討論,沒有誰絕對對,也沒有誰絕對錯;但是法務部作為刑法的主責機關,不該直接否定,拒絕傾聽、溝通民意。吳宗憲表示,在面對極端惡行時,國家應該給予社會一個堅定的回應、一條最終的防線,如果政府只願意墨守成規,不願意張開眼睛往前看;如果官員只會說這跟比例原則不符,選擇直接站在民意的「對立面」,真的難怪人民對法制徹底失望,覺得法律只保護犯罪者的權利,卻絲毫不為被害人撐腰。
最後,吳宗憲強調,這週四立法院將召開公聽會,討論國民黨版「虐童修法」草案,其中包含可處死刑、無期徒刑不得假釋的規定,他已要求法務部與司法院務必提供完整的書面報告,不要再空談比例原則作推諉之詞。吳宗憲直言,「這一次,請正視人民的聲音。如果政府無法保護一個無辜幼童被無端虐殺而死,就應該確保對這般殺童狂魔,將他判死刑或終身監禁,永久隔離於社會」。
相關新聞
徐巧芯尷尬了!質疑芬蘭大使林昶佐怎溝通 外交部長神回1句打臉
舞台轉戰外交!閃靈主唱林昶佐接任芬蘭大使 特殊背景曝光
世壯運出包!無辜志工躺槍道歉 她怒槓蔣萬安:有種出來面對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