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停車場興建成果 高雄逐步改善民眾停車需求
【高雄訊】交通局持續善用市有地,並與國有財產署、國防部合作利用國有地,規劃闢建停車場,紓解熱點地區停車需求並提升大眾運輸轉乘便利性,113年完成新闢16處路外公共停車場,其中高雄高工附設立體停車場開放近1年,充分發揮紓解停車需求與促進輕軌轉乘的雙重效益。
交通局指出,高雄除針對都市計畫停車場用地進行開發外,亦利用市有閒置土地或與其他公部門(如國有財產署及國防部等)以合作闢建方式增加停車供給;且因土地資源及市府財源有限,遂利用現有市有土地,同時具備高停車需求且有商業投資效益來選定興辦地點,採促參或素地標租方式引進民間資金參與投資興建多功能立體停車場,運用行政資源結合民間的活力,加速公共建設提早實現。
交通局長張淑娟表示,113年市府自建完成高雄高工附設立體停車場、旗山停7停8停車場、安樂三街76巷停車場、誠勇停車場、臨海路路邊停車場,並以BOT及素地委外方式完成凹子底停5等16處停車場,共提供小型車1271格、機車469格等停車格位,紓緩熱點地區停車需求。
其中高雄高工附設立體停車場共有470格小型車位、171格機車位、47支充電樁、11格婦幼車位、10格身心障礙專用車位,還有親子廁所、尿布台、AED急救設備等貼心服務停車環境,開放近1年,停車率已穩定達8成,不僅補足輕軌沿線取消的路邊停車格供給,舒緩灣仔內地區停車問題,更大幅提升輕軌沿線的轉乘便利性,進一步帶動大眾運輸使用率成長,有效減少私人車輛依賴,優化大順路的交通,交通局將持續推動停車場建設,合理提供公共停車供給,促進大眾運輸發展。
- 記者:高雄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