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擴展多元文化 桃市跨局處推動族群語言文化保存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19日於市政會議中聽取文化局、教育局、客家事務局、原住民族行政局及婦幼發展局「各族群語言文化發展保存與推廣」專題報告後表示,桃園是全臺族群融合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基石,市府持續推動多元文化政策,支持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及新住民等語言的傳承與發展,並在相關人力與經費上給予挹注,期許各局處持續努力,推動相關計畫,延續並擴展桃園的多元文化成果。
教育局指出,為深化本土語言教育,以雙軌制推動全方位學習環境,依據108課綱,桃園市的本土語文課程涵蓋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及閩東語,透過遠距教學、直播共學及課程策略聯盟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有效學習,也鼓勵師生參與語言能力認證,並提供獎勵機制,提升學習動力。
桃園市長張善政。
客家事務局表示,客語學習近年來面臨家庭傳承斷層的挑戰,因此以鼓勵個人客語學習、營造校園客語環境、提升家庭客語能力及結合科技客語創新等四大策略因應,將以「客語家庭2.0計畫」,鼓勵親子共同使用客語,並結合科技發展AI客語學習系統,讓年輕族群能夠透過創新方式學習客語。
原住民族行政局提出,族語就像呼吸一樣重要,目前桃園市積極推動族語師資培訓、族語保母等計畫,同時提升族語認證獎勵金,並擴大對象至一般市民,鼓勵更多人學習原住民族語。此外,透過部落大學與族語電子書櫃的建置,持續推動語言復興。
桃園市長張善政於市政會議中聽取「各族群語言文化發展保存與推廣」專題報告。
婦幼發展局強調,市府善用新住民雙語優勢,針對新住民語言推廣成立通譯機制,提供新住民各語系的翻譯服務,並設置專屬服務櫃檯。此外,市府積極與越南、泰國、印尼等國駐台機構合作,共同推動文化與語言交流,打造友善的新住民環境。
文化局表示,桃園專設閩南民俗特色館舍-土地公文化館、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透過閩南文化節、土地公民俗藝術節及閩南傳統藝術巡演等閩南傳統文化慶典,以及辦理閩南語傳習及民俗藝術進入校園,更出版閩南語繪本,推廣閩南語文化。對於閩東語的傳習,藉由辦理親子共學營、故事劇場培訓營等活動,結合出版閩東語繪本;更與連江縣政府合作,推動閩東語音樂劇。最後亦推動新住民語文繪本共編行動方案,確保桃園閩南、閩東及新住民族群之語言文化得以傳承。
更多新聞推薦
● 2025台灣燈會展出至2/23 「城市聚光燈」燈區佳評如潮- 記者: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