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少年隊防詐出奇招!青少年防詐影片48小時吸引近1.1萬人次觀看

>影片中巧妙融入由同仁扮演未成年學生的幽默橋段,吸引大量關注,臉書上架短短48小時,便在臉書平台累積1.1萬人次觀看。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同學!可以借一下手機嗎?」這句話對青少年來說再熟悉不過,而這看似平常的請求卻可能隱藏著詐騙陷阱。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於114年4月30日推出一部生動有趣的宣導影片,透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劇,揭露常見詐騙手法,並教導正確應對方式。影片中更加入由同仁扮演未成年學生的幽默橋段,成功吸引大量目光。影片上架僅48小時,便在臉書平台累積8,926次觀看,展現了極佳的宣導成效。
影片中特別推出「防詐四不曲」,提醒青少年在同儕相處中常見的疏忽。許多學生因彼此熟識、信任而放鬆警惕,輕易將身分證(學生證)、手機、零用錢或個人資料借予他人,只為了對方承諾回饋幾百元利息。然而,這些資料可能被用來辦理貸款或分期購買手機,當無力償還時,借用者往往需承擔損失,甚至影響個人信用及家庭財務,連累父母背負還款責任。此外,有些青少年將手機借給他人使用,卻未料對方利用手機登入非法網站、發表不當留言或進行消費行為,最終讓借用者承擔刑事或民事責任,得不償失。

>少年隊長官們共同呼籲青少年重視個人資料安全,不僅自身恐面臨賠償,父母也可能受到牽連;同時強調「身分證(學生證)、手機、零用錢及個人資料絕不外借」
少年警察隊針對青少年思慮尚未成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特性,量身打造宣導內容,從日常生活細節出發,提醒看似平常的行為可能帶來難以承擔的後果。少年警察隊隊長陳仁正呼籲青少年:「務必重視個人資料安全,千萬不要當人頭,否則不僅自己面臨賠償風險,還可能牽連父母。」他強調:「身分證(學生證)、手機、零用錢及個人資料絕不外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守護自身安全與未來。
最新詐騙手法與防詐資訊,可至警政署建置的「打詐儀錶板」網站(https://dashboard.165.gov.tw/)查詢,掌握第一手詐騙趨勢,提升防詐意識,守護你我安全。(圖/ 記者張淑慧 翻攝)
- 記者:焦點時報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