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傳統藝術巡演 5月3日明華園戲劇總團《鴨母王》登場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辦「2025閩南傳統藝術巡演」,本次配合慈航蘆竹文藝季、竹林山觀音寺「過頭媽」巡迴至「坑子外坪位」,特別邀請明華園戲劇總團,將於114年5月3日(六)下午7時,在蘆竹誠聖宮(桃園市蘆竹區坑菓路663號),熱鬧登場!
此次演出特別邀請當家小生孫翠鳳帶來精采好戲《鴨母王》,劇情描述「鴨母王」朱一貴,在臺灣起義對抗清朝的故事。借用鴨母王,明華園勾勒出一段屬於臺灣的故事,戲中有閩南、客家、外省、甚至外國人等不同族群的角色人物,反映了豐富多元的臺灣社會。本劇是明華園首次嚐試取材臺灣近代史和本土題材為創作元素的劇作,透過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現臺灣人的天真與熱情、悲傷與無奈,是一部能勾起觀戲者對自身土地深刻感觸與省思的精彩好戲!
現今觀音媽過頭的「巡迴媽」為竹林山觀音寺的「二媽」,是日治時期為保護觀音佛像本尊遭破壞而另塑分身,戰後「二媽」就代替大媽輪值各庄頭奉祀至今,輪值坪位並依序整併了九大坪位,且承襲保存著開基十八手觀音佛祖未建寺前的輪值慶典模式,動員齊力協助慶典活動,使生活與信仰合而為一。
誠聖宮主祀關聖帝君,源頭可以追朔到清朝康熙年間,當時自福建渡海來臺的徐氏先民,請關聖帝君隨身以保路程平安,徐氏先民之後定居於坑口,並將帝君安奉家中。戰後由於信徒日增、香火鼎盛,徐宅空間無法容納信眾,徐氏宗親慷慨捐出土地、發起建廟,並於1974年竣工,定名為「誠聖宮」。誠聖宮於2000年進行重修,廟貌巍峨莊嚴,木雕、結網、石材及雕梁畫棟均巧奪天工,可謂是地方的藝術殿堂。
明華園由陳明吉於1929年創立,五代人全數投入歌仔戲的編、導、演行列。多年來,明華園致力於臺灣本土戲劇藝術歌仔戲的傳承與推廣,積極拓展傳統藝術市場、開拓更多傳統戲劇觀眾,現今已發展為臺灣規模最大的歌仔戲劇團。明華園親切活潑的表演方式、狂野亮麗的舞臺色彩、活潑奔放的演出形態、呼應時代脈動的戲劇內涵,為現今受臺灣人喜愛的歌仔戲團之一,每每吸引成千上萬的民眾前往觀賞,為臺灣本土戲劇藝術奠定了永續發展的根基!更多活動詳細資訊請查詢:
「桃園文化局官網」https://culture.tycg.gov.tw/。「桃園閩南文化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bln34d。「八塊厝民俗藝術村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Kb5V3。(圖:明華園提供)
- 記者:News586 彭慧婉-桃園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