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川下行走的志願者:守護好「長江第一滴水」
高原三月,萬物復蘇,但在海拔6621米的薑根迪如冰川腳下,如來村仍會風雪肆虐。
如來村位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瑪曲鄉,在這裏,記者見到了48歲的牧民南紮。
南紮的家距薑根迪如冰川不到3公里,被稱為「長江源第一戶」。
這裏自然環境艱苦,但南紮捨不得搬家。因為如來村有個讓南紮無比自豪的標籤——「長江第一滴水」發源地。薑根迪如冰川的融水,在這裏形成沱沱河後,途經通天河、金沙江,一路向東最終匯入長江。
與牛羊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南紮一家和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祖輩們一樣,安穩經營著自己的生活。不同的是,如今南紮還有一個身份——瑪曲鄉長江源環保志願隊的隊員。
這個新身份要求南紮每個月把一大半的時間,都用在長江源頭的生態保護上。「這裏生態極其脆弱,一旦破壞就很難修復,加強生態保護至關重要。」南紮說。
長江源環保志願隊是由一群普通的牧民組成的,他們土生土長在長江源頭,因為對家鄉的熱愛而走到一起。
自2016年加入長江源志願服務隊以來,7年多的時間裏,南紮和隊員們一起,自發組織清理河道垃圾、救助受困的野生動物、勸導破壞環境的行為,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丈量長江源頭的冰川和河流。
「志願服務隊每個月都要進行5到6次巡邏,每次巡邏40多公里。」南紮說。
瑪曲鄉面積有2.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上海市。由於海拔高,氣候條件惡劣,志願隊員們冬季要在風雪中跋涉,夏季要在沼澤中掙扎。
在長江源頭,大多數巡邏區沒有網路信號,志願者只能使用對講機彼此保持聯繫。
「如果發現不速之客,隊員會通過對講機一層一層向上報告。」瑪曲鄉黨委書記次旺卓瑪說,這種簡單又實用的溝通方式將分散在牧區的牧民聯繫起來,形成了長江源頭生態的「保護網」。
次旺卓瑪說,從長江源環保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共制止和勸返擅闖長江源保護區的外來人員137人次,開展救援14起。
仁青加措是長江源環保志願隊隊長。他說,每當巡護長江源精疲力盡時,總是想起先輩們所說的話:「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神聖的土地,要竭盡全力當好這片土地的守護者。」
行走在長江源頭,藏羚羊、藏野驢、藏原羚等不時闖入眼簾。仁青加措說,如今這裏野生動物越來越多,「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認可」。
對仁青加措來說,唐古拉、長江源,這些響亮的名字,只不過是家門口的那座山、那條河。「我們只不過是在做一件普普通通、所有人都應當做的事情——守護自己的家園。」
薑根迪如冰川下,大地一片蒼茫。居住在長江源頭的牧民,深受長江源頭第一泓清水的滋養,也在盡力守護著這片土地。(新華社記者儲國強、翟永冠、田金文)
- 記者:臺灣公論報
- 更多大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