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脫殼蛻變優雅告別

副刊/脫殼蛻變優雅告別
圖文作者:陳志勇 譯者:張政婷 出版社:格林文化。圖:翻攝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說真的我就只是默默閃開,一來是我很怕昆蟲,再者是圖像色調上也不怎麼討喜,完全沒有興趣翻開它,但冥冥中我就是會和它連結,起因於住在十七樓的我,整個夏天幾乎是被蟬叫聲喚醒的,沒有不耐煩,反倒覺得有些許悠閑感,想起古典詩文中寫「蟬」的名篇佳句,不只單純寫蟬,其中皆有其隱含之意,文人雅士們寫蟬鳴來襯托環境的幽靜及生活的情趣。詩作中亦透過蟬鳴聲表現淒楚之情,抒發心中失意、離愁別恨、宦海浮沉……之苦,詩人們的種種悲苦經歷都曾以蟬來表達。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古人認為蟬居住枝頭,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也常以此來喻自身心志高潔,正所謂的詠蟬言志。那現代人又會怎麼以蟬來譬喻呢?



副刊/脫殼蛻變優雅告別
擬人化的方式,以蟬在人類世界工作為譬喻。圖:翻攝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翻開繪本的蝴蝶頁,一整片跨頁灰色像積木一樣高高低低地聳立,只有光影及一隻極小不起眼的鳥掠過,其實從封面至第一頁文字出現時,情緒上是很衝擊,


「蟬在高樓裡工作,資料輸入員,做了十七年。沒請過病假,沒出過錯。唧、唧、唧」


「十七年,沒有升遷。人力資源部就蟬不是人類,不需要什麼資源。唧、唧、唧」


人類同事不喜歡蟬,覺得蟬很愚蠢,對蟬說的話做的事,都是極盡羞辱。十七年了,蟬退休了,蟬爬上高樓,是時候該說再見了……非常簡單的三十二頁繪本,一頁文字,一頁圖畫,每段文字只有四行,最後一行都是蟬的叫聲「唧、唧、唧」。


每頁文字都令人氣憤,每頁圖像皆令人不捨,最後「蟬全都飛回森林。有時想起人類,忍不住大笑。唧、唧、唧」



副刊/脫殼蛻變優雅告別
蝴蝶頁正是一片灰色的人類高樓。圖:翻攝自書籍內頁

蟬是以小職員身份上班直到退休,這種隱喻寫法投射到人類社會,可以切入的思考點很多,大至整個社會環境小至個人一生境遇。繪者以大量水泥灰與建築的牆面陰角,呈現出冷漠的氛圍,更突顯出人類荒謬自以為的歧視及霸凌等行為,不禁連想到最近很夯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人們總是帶有偏見地分別非我族類。不要輕忽我們身邊每個你以為不起眼的人,其實他們身上的能量及付出,絕對比他們外顯的部分還要更多。


故事裡的蟬,最後在頂樓脫殼蛻變的連續畫面無須文字描述,這是一種自我覺醒,告別前半段為迎合別人的人生,人生下半場必須重新開始一段為自己的生活,每個階段身份的轉變都是一個起點,一切也都為時不晚,那曾經的荒謬人生就讓它隨風而逝吧,別再頻頻回頭緊抓不放,如此才能更自在更自由。


——原載於安可人生〈後青春繪本館〉專欄。


作者:文亭硯

退休高中國文教師,熱愛閱讀喜歡書寫,目前是熟齡繪本閱讀推廣及帶領人且為安可人生~後青春繪本館專欄作者,並擔任各日照、據點活動講師,以繪本陪伴長者服務志工。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副刊/脫殼蛻變優雅告別



延伸閱讀:


  • 越籍男走私36公斤大麻遭查獲!報關人員竟竊走2.8公斤 下場曝光

  • 鼓勵青年發揮社會影響力 第7屆「桃園時代青年行動家」徵選開跑

  • 桃議員劉熒隆力推龍潭觀光及交通建設 全力爭取市府支持

  • 桃園推動素養導向教育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報名開跑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