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項債規模大 學者示警無效投資恐致債務風險
中國地方政府近年透過擴大發行專項債以建設基建、促使投資成長,截至今年7月,整體專項債餘額約人民幣26.6兆元(約新台幣120兆元),占地方債餘額規模超過6成。但學者指出,無效投資、資金挪用等問題,將為債務結構帶來風險。
據第一財經,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日前舉行「構建地方債務長效機制研討會」,並發布2024年「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藍皮書」。多名與會經濟學者、市場人士均提到,目前餘額逾人民幣26兆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穩定投資與穩定成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也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指出,專項債的發行及使用的情形越來越趨向一般化,雖然大量發行,但整體效率偏低。隨著傳統基建領域飽和,整體宏觀效率或基建投資的邊際效應下降,專項債的效率問題不斷被凸顯。
他進一步提到,越來越多的專項債用於沒有收益的項目,例如過去審計報告揭露,有些地方發行專項債時是藉由包裝、虛增專項收入來完成專項債發行,「這無疑會增加發行成本,也將帶來一定的債務結構風險」。
財達證券副總經理胡恆松表示,專項債逐步走向一般債屬性,在第一線時發現,不少專項債的收益是包裝出來的,「專項債在設計規劃時應該科學嚴謹,否則未來償還壓力非常大」。
袁海霞進一步指出,這幾年部分專項債資金被挪用情況持續發生,同時在專項債收益面對壓力的情形下,地方政府更加依賴發行新債,以「借新還舊」來解決眼前的債務問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表示,如果現在不提高專項債的品質,未來當專項債虛化、一般化後,可能就成為另外一種「隱性債務」。
解決專項債隱藏的債務風險,袁海霞建議未來可以對專項債投資領域不加以限制,給地方自主權,進而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趙全厚也認為,可以考慮不再設立專項債投資正面清單,只要在政府投資條例範圍內,專案均可藉由專項債籌募資金。
據第一財經,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日前舉行「構建地方債務長效機制研討會」,並發布2024年「中國地方政府債券藍皮書」。多名與會經濟學者、市場人士均提到,目前餘額逾人民幣26兆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穩定投資與穩定成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也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指出,專項債的發行及使用的情形越來越趨向一般化,雖然大量發行,但整體效率偏低。隨著傳統基建領域飽和,整體宏觀效率或基建投資的邊際效應下降,專項債的效率問題不斷被凸顯。
他進一步提到,越來越多的專項債用於沒有收益的項目,例如過去審計報告揭露,有些地方發行專項債時是藉由包裝、虛增專項收入來完成專項債發行,「這無疑會增加發行成本,也將帶來一定的債務結構風險」。
財達證券副總經理胡恆松表示,專項債逐步走向一般債屬性,在第一線時發現,不少專項債的收益是包裝出來的,「專項債在設計規劃時應該科學嚴謹,否則未來償還壓力非常大」。
袁海霞進一步指出,這幾年部分專項債資金被挪用情況持續發生,同時在專項債收益面對壓力的情形下,地方政府更加依賴發行新債,以「借新還舊」來解決眼前的債務問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表示,如果現在不提高專項債的品質,未來當專項債虛化、一般化後,可能就成為另外一種「隱性債務」。
解決專項債隱藏的債務風險,袁海霞建議未來可以對專項債投資領域不加以限制,給地方自主權,進而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趙全厚也認為,可以考慮不再設立專項債投資正面清單,只要在政府投資條例範圍內,專案均可藉由專項債籌募資金。
- 記者: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29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