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內部碳定價報告書首度公開 周志宏:做就對了

台灣碳費制度今年開始施行,2026年將正式收費,台達電早從2014年就開始推動企業內部碳定價機制,今天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不藏私首度公開公司內部的碳定價施行經驗,希望與台灣企業分享。

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今天表示:「面對碳有價時代來臨,大家不要一直糾結在碳要定價在多少錢,做就對了!」他說,很多事情做下去就知道,實施內部碳定價,大家就有成本概念,知道哪裡該省、哪裡可以節能減碳。

周志宏舉台達電為例,公司早從2014年就嘗試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起初從最大生產基地中國廠開始,每噸碳定價人民幣20元(約新台幣90元),2017年台達電集團在全球同步實施內部碳定價,每噸碳價格提升到50美元,2021年進一步上調到每噸碳300美元(約新台幣9840元)。

台達電內部碳價,相較於目前歐盟碳排放權(EUA)期貨價格約每噸80歐元(約新台幣2720元)高出許多,比起台灣碳費初期一般費率設定在每噸新台幣300元,更是超出30倍以上。

周志宏解釋,台達電的內部碳定價,是參考全球各地據點,每節省1噸碳所必須花費的成本去計算,並採取其中高標。一方面展現台達電節能減碳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顯示節能減碳一開始會比較容易,到後面成本會愈來愈高。

周志宏分享,根據台達電內部碳定價機制,每年可收到的內部碳費基金高達新台幣數十億元,而台達電董事長鄭平已經下令,「希望這些收到的錢能全部花掉」,因為收取碳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希望能真正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因此,台達電收到的內部碳費基金,會投資運用在能資源管理、低碳創新、再生能源開發等方面,助力推廣減碳行動,形成企業減碳的正向循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