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科技1/智慧醫療成ICT顯學 佳世達造醫藥一條龍明年300億營收「桌頂拈柑」
[周刊王CTWANT] 進軍智慧醫療已成資通訊產業顯學,為擺脫「毛(利)三到四」的電子代工苦命,大廠們紛紛轉往毛利高的醫療產業,其中佳世達因併購西門子失利而重摔谷底,卻花了十年打造出一條龍的醫藥王國,明年營收大爆發、上看300億元;83歲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也告訴CTWANT記者,盼政府優先修法,加速科技業協助醫材醫藥進步。
「大家都要轉型,一起把餅做大,比起像是GE、飛利浦、西門子等大廠,臺灣的規模還太小,我們是個島,但在IT領域很多是世界級的。」佳世達集團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向CTWANT表示,儘管醫療設備光是過器材認證要很久,但毛利高。目前醫療事業平均毛利在30%以上,遠高於集團整體的16.8%。
佳世達成立於1984年,原是宏碁旗下的明碁電腦,2001年推出BenQ,為了圓國際品牌大夢,2005年併購德國西門子的手機部門,反被拖累慘賠270億元,最慘時被迫抵押建築、設備與股票以度過財務難關。
其實早在2008年後,佳世達就在大陸南京、蘇州設立明基醫院,但兩岸醫療文化與環境差異巨大,虧損多年,直到2010年為整合上下游資源而收購三豐醫材,2012年併購生產滴套管醫材的怡安,接下來就不斷開發智慧醫療器材與耗材、並跟醫院合作。
身為研發工程師的陳其宏,2014年擔任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被當時的董事長李焜耀找來接手總經理職務,「接掌一個所有東西都被拿去抵押的公司,要怎麼辦?」陳其宏表示,就以2010年的三豐併購案為例,提出大艦隊計畫,以集團為資源整合平台,號召企業共組聯合艦隊。
「Peter(陳其宏)之前喊醫療事業群2025年營收要達成300億元的目標,我說這是『桌頂拈柑』!」楊宏培用台語唾手可得來形容,因為醫療事業在今年前三季營收已達188億元,身為丁丁連鎖藥局的最大股東,11月將開始認列營收。
「台灣藥局有1萬1千家,連鎖店不到三成,七成是單點進行,很多地方是巷子口都有、擁有自己的老客戶,但現在很競爭不好做,疫情紅利已經不見了,經濟規模不夠,需要有人來整併,但若中間有一家跑出來主導,大家可能不會聽他的,我們是IT業進來的、相對比較中立,在這方面就有好處。」楊宏培表示,整併後就可以聯合採購,再導入管理,畢竟很多傳統藥局在會計帳上沒有制度。
楊宏培告訴記者,下一個階段考慮開美妝店、併購藥廠,打造一條龍的醫藥王國,「明年將是醫療事業高速成長的一年!」
「集團力量非常大!」達宣智慧是佳世達與帆宣系統科技合資的公司,數位醫療事業處經理顏成澔向CTWANT記者表示,過去醫院若缺硬體設備,要一家一家公司去找,但集團有大艦隊一起帶、可以給採購建議,對細節掌握也比較強。
「在智慧醫療部分,我們自己有做器材的ODM和OEM,也開發和代理很多AI項目,讓數據與影像資料隨時彙整在平台上,提供給醫院更快反應、降低成本。」顏成澔舉例,像是目前市面上不同廠商都有做AI設備,我們可整合成一組數位孿生的智慧醫院平台,不用一套一套打開,可即時看到現在所有院區、各科診、各樓層所有病患的狀態,也可自動警示與判斷,臨場反應要快的急診、ICU等區域就很需要。
「做醫材好不好賺是另一回事,重點是要跟得上時代,像是電子產品發展到現在,半導體業者只有幾家可以跟得上,如果沒有持續大型的資本投資,很難持續,」今年已83歲的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向CTWANT記者說,目前因法規限制,科技業不能做醫藥與侵入式等產品,但可與醫療業互相配合,由科技業提供、配合醫生使用需求調整相關系統,整合AI也能提高醫療院所的工作效率。
英業達旗下的英華達公司,2016年從電子業改跨醫療電子,已陸續推出各種生理量測產品,自主研發的「思邁智慧輸液系統」也成功導入台大醫院體系,葉國一說,接下來要進軍東南亞,持續拓展其他國際市場。
「時代是這樣,大家需要健康」,葉國一說,像是過去做一項檢查可能需要等一個禮拜,現在只要10分鐘,就不會浪費時間,就算目前政經環境不明朗,但「產業界的步伐不能慢、也不會慢」,目前法規是幾十年前訂定,已不合時宜,建議政府可優先修改醫藥與醫材相關法規,推動台灣健康產業走得更快。
這位科技業大老回憶起當年進口電晶體時,還要經濟部和警備總部核准才可以,拖慢了整個科技業,但一開放後、發展速度就不同了。「時間就是生命!」他笑著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