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避雷術3/九十天搶貨期打亂陣腳! Temu與SHEIN全球繞路「快時尚變慢時尚」

[周刊王CTWANT] 5月13日,美中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的聯合聲明、宣布美中關稅戰停火90天,「我辦公室的電話就被打爆了!」中國大陸一間做小型3C商品貿易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先前美中吵架、對等關稅破百時,基本上就等於「禁運」,訂單都停了,沒想到一個回馬槍,除了中國商品赴美關稅降為30%,甚至連小型包裹的關稅也降了,現在美國廠家一直催趕快發貨,「先把倉庫裝滿再說。」
台商表示,現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臨時讓員工加班、跟供應鏈叫貨的成本都會增加,船運貨櫃也開始漲價,「但這種可能是『最後的狂歡』,我們也不敢不接。」
美中關稅戰出現髮夾彎,引發全球媒體報導,這也極度考驗業者的應變能力。一跨境電商業者私下跟CTWANT記者透露,現在是關鍵的布局時間,原本以為可以趁中美吵架的空檔搶轉單商機,但現在局勢丕變,且中資的同業擅長使用AI做規畫布局,不管是供應鏈轉移或洗產地能力加強,台灣業者都要特別注意他們接下來的動作。
《證券時報》報導,上海威邇達遮陽設備公司總經理丁林鋒提到,關稅政策調整當晚,美國客戶甚至來不及聊天,就立刻下單價值10萬美元的貨櫃量,且要求一個月內完成,關稅調整當晚,他總共接到超過百萬人民幣的美國訂單,「這波需求實在來得太快、太猛了」。
貨櫃追蹤軟體業者Vizion表示,在美中關稅戰停火之後,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預訂量激增近300%。Xeneta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激增的貨運量將導致海運價格飆升,短期內,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海運費用可能上漲20%。

現在的瘋狂囤貨,是因宣布暫緩期之前,川普已明確要打擊中國大陸的產業與跨境電商,特別像是販售廉價小商品的Temu與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成了眼中釘,在川普4月9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就特別對從中國、香港進口,價值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其他國家的業者則被暫時豁免。
以「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台詞,在2023年美國超級盃重金打廣告的Temu,母公司就是中國的拼多多,為了分散市場風險,拼多多近期也積極在台灣打廣告,推出免運服務,業者向CTWANT記者解析,這些業者都是低價競爭的「市場屠夫」,且善用AI避險。
先前美國要對中國來的小包裹多課關稅,成本直接反映在價格上。在美國工作的謝小姐跟CTWANT記者說,他在Temu選了約130美元的東西,結帳時一算進口稅要180美元,「稅居然比商品本身還貴」,嚇得他直接刪掉APP。
沒有價格優勢,就無法生存,一名電商業者跟CTWANT記者透露,其實業者們都在找出路,像是SHEIN,原本的衣服工廠集中在廣東,現在轉往越南設廠,然後在土耳其、巴西等國家設物流據點,快速運到歐洲與南美市場,船期控制在七天內,以因應局勢變動。

業者表示,SHEIN也改變過去以小包裹寄給美國買家的作法,化零為整,直接運大批貨物到洛杉磯、芝加哥等地的保稅倉庫,只有最一開始要付關稅,後面就都是境內運輸,可以將關稅成本分配給不同的商品,額外的關稅可讓利潤較高的商品分擔,可由AI計算出最好的CP值。
Temu強制賣家共同合作,一起把貨批量進到美國的倉庫,簽長期的包團貨運協議,品項多為比較耐放的產品,用時效換更低的成本,「但快時尚就變成慢時尚了」,業者笑說。
更重要的,就是用「東協製造」洗產地,業者透露,可透過新加坡中轉、以爭取較低的關稅,不少廠商已開始使用AI,計算出最好的報關策略與路徑,看商品要去哪裡轉、大單要怎麼拆,取得最佳配置。
不過業者也提到,雖然中國同業這樣做,建議台灣業者還是乖一點,畢竟查驗機率高,特別是在中美貿易緊張的時候,被查到除了要補稅、罰款,貨物甚至可能被查扣,若被媒體曝光,電商平台可能被連帶懲處,所以若是真心想長期經營的話,就不要短視近利。
業者表示,長期來看,要分散供應鏈來源,不過可趁現在關稅暫緩期先把大量貨物轉到美國本土的倉儲,缺點是短期成本會增加,但是至少能讓後面的價格穩定,而不是隨著關稅政策大起大落,也是提升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心,且降低多次清關跟跨境物流的成本。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