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樂觀看台灣經濟 逾6成廠業績達標

德國企業樂觀看台灣經濟 逾6成廠業績達標
德國經濟辦事處發布《2024/2025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在台德商已從2023年的挑戰中恢復,並在2024年迎來正向發展。(圖/德經處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德國經濟辦事處發布《2024/2025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在台德商已從2023年的挑戰中恢復,並在2024年迎來正向發展,儘管整體商業滿意度降至近5年來最低點的57.9%,但仍有超過6成(62.8%)的企業達成業務目標,較去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

此外,2024年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0億元的企業數量顯著增加,38.4%的企業實現稅前息前利潤(EBIT)成長,而EBIT下降的企業比例則從2023年的近50%大幅降至25.7%。這顯示德商在台的經營環境雖具挑戰,但仍具備穩健發展潛力。

據調查報告顯示,德國企業在2024年的表現有所改善,未來展望樂觀,許多企業計劃進一步投資台灣並對成長前景充滿信心。隨著市場需求回升,企業業績穩步增長,顯示台灣仍是德國企業重要的亞洲市場。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然而,企業在標案程序、能源供應與進口限制等方面仍面臨挑戰,這些問題若能有效改善,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德國企業深耕台灣。」

據報告顯示,台灣的經濟成長、全球的經濟成長以及兩岸關係(55.8%)仍是在台德商最關注的外部挑戰。

此外,議題如標案程序與進口限制也影響企業營運。參與標案的企業中50%表示需處理重複性文件,37.5%對於標案評選標準不明確感到困擾。另一方面,26.3%的企業將進口限制視為目前最大的法規挑戰,顯示企業在貿易與市場進入方面仍需面對諸多不確定性。

此外,能源供應穩定性成為企業關切的重要議題。報告指出,57.9%的企業擔憂未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並建議透過分散能源來源、建立強韌的備用系統及增加對再生能源的投資來降低風險。48.4%的企業更呼籲政府加強能源供應與電網的韌性,以確保未來商業活動的穩定發展。

值得一題,選擇不投資的企業比例首次超過投資企業(41.7%),為2017年以來首見,影響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場前景低迷、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政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影響評估有所調整。雖然仍具影響力,但相較於過往,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已減弱。此外,2024年供應鏈中斷問題有所緩解,對未來影響的預測下降9個百分點至31.2%,顯示企業對於供應鏈穩定性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儘管面臨挑戰,德國企業對台灣的長期經濟發展仍抱持樂觀態度。51.6%的企業預期2025年台灣經濟將進一步改善,較去年成長5.7個百分點。此外,62.4%的企業預期本地業務在2025年將有所擴張,3分之1的企業則計畫擴增員工人數。這反映出台灣的市場環境仍具吸引力,並有助於企業持續拓展業務。



相關新聞


秀台、美、德國會 林岱樺:來看韓國瑜有多荒謬!


德國機場系統當機!影響邊境管制作業 警察被迫手動處理旅客資料


德國耶誕5死慘案、兇嫌不尋常!政府被揭忽略警告 9歲受害者曝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