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你喜歡在小巷內輕鬆散步、探店尋寶的漫遊時光嗎?各式節慶裝飾、珠寶飾品、皮件服飾、進口食品與生活雜貨等,緊鄰臺北車站的「後站商圈」彷彿萬花筒般色彩斑斕,座落於此的一棟歐風建築格外醒目。前身為 1948 年興建的「士林紙業大樓」,這棟建築距今已有 75 年歷史,2018 年搖身一變為青年旅館「漫步 1948」,更榮獲了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舉辦的《老屋新生大獎》金獎肯定。


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1948 創辦人 Mark。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港人在臺創業,以青年旅館傳達臺北印象

從香港來臺北求學、創業的漫步 1948 創辦人 Mark 坦言,大學時期他對臺北「沒什麼特別的感情」。原先想在香港創業開青年旅館,無奈租金高昂難以負荷、大環境難以改變,輾轉機緣下又回到了臺北,在西門町開始經營第一間漫步旅店。多年下來,臺北已然成為家一般的存在。

「我在臺北生活了這麼久,我兩個小孩都是在臺北出生,然後到現在我才覺得⋯⋯,我真的喜歡這個地方。我也希望透過漫步 1948 讓旅客知道,臺北不是只有 101 那個樣子——臺北是一座有新也有舊的城市,『舊』之中又有著不同的氣息和樣貌。」

近年,北市府團隊也致力讓臺北成為一座「Founder Friendly City 創業者友善城市」,讓不同身份背景的創業者,都有機會成為城市創新的推手。Mark 回想自己的創業之路,初見這棟歷史悠久的老屋時,心頭便湧出對於理想住宿環境的想像:

「青年旅館只是『讓人住一晚』而已嗎?我覺得那不是我們追求的。青年旅館可以是一個用來跟人交流的地方,也可以是很舒適的地方。」因此漫步 1948 既有多人共用上下舖床位的房型,也有隱私較佳的獨立套房,為背包客提供更多元、貼心的選擇。


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漫步 1948 既有多人共用上下舖床位的房型,也有隱私較佳的獨立套房,為背包客提供更多元、貼心的選擇。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跳脫老屋框架:「有歷史,但不舊」

配色簡約溫暖、房間擺設乾淨整齊,光看「漫步 1948」建築外觀或許難以想見,改造後的老屋內裝可以是如此面貌。「你看我們房間的樓板很高,正常一般旅館的樓板大概 2 米 3 到 2 米 6,這裡樓板是 3 米 8,所以雖然坪數沒有很大,但走進來不會覺得很擠,講話也不會有回音。」Mark 回憶,當時要將這棟建築改造成符合現代需求的青年旅館,首先面臨一大挑戰便是結構安全性,包含裝修已有多處蟲蛀的木造屋頂,因應相關法規新增消防與逃生避難設備,以及便於上下通行的電梯等,種種評估之下,光是單一樓層就花了半年時間處理。近期,房間也升級了材質更厚、隔音效果更好的玻璃窗,讓旅人們能有更加自在的住宿品質。

畢竟,總不能用「因為是老屋,隔音就應該差」的想法去跟客人溝通——「老屋也是可以很好的,像日本也有一些旅宿已經是 50、60 年的歷史,設備還是維護得很好。」Mark 表示。

也因此,在將老屋改裝為旅館時,Mark 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旅客們來到這裡時,能感覺到它「有歷史,但不舊」?老屋之所以為「老」屋,必然存在著某些不同於現代建築的特性,在合乎旅宿法規的前提之下,他希望漫步 1948 盡可能保留建築本身韻味,人人都有機會透過親身住宿體驗,認識在地的歷史與文化。

例如房間內明顯可見的雕花灰色圓柱,先前歷經不同屋主多次上漆,整修時磨去表面油漆才發現,柱面底層有台灣早期建築常見的「磨石子」施作工法,具備冬暖夏涼的特性。


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Mark適度保留圓柱剝落的痕跡,象徵承載著老屋新生的使命。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保留獨特歷史印記,以人為本提供服務

而圓柱上方破損、剝落的雕花紋飾,Mark 也沒有選擇將它完全修補回來,而是適度保留剝落的痕跡,成為獨一無二的歷史印記。承載著老屋新生的使命,漫步 1948 善用房間角落「說故事」,例如翻修期間拆下的檜木木材,將狀態良好的部分重新加工成房間裡的衣帽架;舊時的木窗框有溝槽設計,汰換後正好可以裁切成實用的遙控器置物架。

這些細節巧思,都會一一和來訪的旅人們分享嗎?Mark 略帶神秘地笑笑表示,平常員工教育訓練時都會準備許多資訊,包括老屋翻新的故事,以及旅館周邊各種好吃、好玩、好買的據點,但實際上怎麼將這些內容提供出去?端看大家入住時的需求與好奇心,每個人都不一樣。

「我以前的工作是做旅行社業務,通常客人最喜歡走進來說:『我有錢、有時間,我想去玩,你規劃方案給我看看。』規劃給他看以後,他下一句會問你『還有其他嗎?』、不斷問你『還有其他嗎?』,最後就說『謝謝』然後回家,但其實他並不知道他想要什麼。」

在旅宿業也可能會發生類似情況,「如果客人今天來 check-in,拿著房卡進來覺得房間蠻漂亮,打了卡就離開出去玩,這樣其實他不會記得這間旅宿。」因此,漫步 1948 提供服務時著重於「先了解需求,再滿足需求」,盡可能在互動過程中釐清住客真正想獲得的資訊,只要提供的內容有一兩個重點能精準滿足需求,這個旅宿品牌就會被記得,而不再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

結合臺灣特色美食,拉近彼此距離

「剛好前幾天有個客人傳訊息跟照片給我,他說他以前有來這裡住過,那時候他還是學生。現在他結婚了,他帶著小孩跟爸媽全家人一起再回來住,甚至還記得曾經服務他的夥伴是誰!我覺得這是對我們最高的肯定了。」一張合照裡的美好回憶,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

青年旅館的核心精神,在於人跟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經營至今 6 年多,漫步 1948 的住客大多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也嘗試舉辦貼近臺灣日常生活的「水餃派對」活動,邀請外國旅客不只是找人聊天交朋友,也一起學包水餃、體驗在地文化。

漫步 1948 亦與周邊餐廳商家合作,透過提供住客餐飲兌換券的方式,鼓勵大家早餐、午餐、晚餐都可以去探索不同口味,找出心目中的臺灣美食。Mark 笑說:「像有一間我們自己早餐也常去吃的豆漿店,以前他們看到有外國人就不知道怎麼辦,那現在我們有很多外國客人會去吃早餐,他們就知道怎麼招呼了,有準備好英文、韓文、日文的 menu。」


新舊交融「老屋新生」金獎旅宿!走訪北車後站商圈 專訪「漫步 1948」創辦人 Mark

來漫步 1948安排兩天一夜小旅行,在新舊交融的住宿體驗中,體會臺北另一種風情。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老屋新生獲肯定,新舊交融「好宿」體驗

走過近年全球疫情重創觀光業的跌宕顛簸,人們再次開始飛行、旅行,旅館業住宿需求明顯回溫。臺北市觀傳局在 2024 年推動全新旅宿業品牌計畫《Taipei Nice Stay 來臺北有好宿》,將「好事」概念結合在地特色旅宿,漫步 1948 入選為首波代表旅宿,地點交通便利且擁有一應俱全的住宿空間,以老屋新生的成功經驗,連結臺北這座城市的現代與過去。

「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機會,讓大家知道政府想要做什麼、也讓相關單位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經過這些溝通,對於推廣臺灣觀光的想像,應該能夠越來越明確。」

下回路過漫步 1948 時,別再只是欣賞它獨特的建築外觀;來這裡為自己安排兩天一夜小旅行,或許你也能在新舊交融的住宿體驗中,體會臺北的另一種風情。

更多臺北推薦旅宿,都在「來臺北有好宿」!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