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走向國際!醫藥攜手赴馬設立醫療據點 「以醫帶商」進軍東協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佈的2025年《醫療照護指數》,台灣以86.5分高居榜首,並以159.2分蟬聯醫療費用效率第一名,連續七年稱霸全球,但目前國際醫療市場卻難見台灣的蹤影。清福醫院院長王炯琅提出「以醫帶商」策略,主張建立系統性輸出模式,目前已規劃在馬來西亞設立醫療據點,期待能將台灣醫療技術、醫材、藥品、高端設備等引入東南亞市場,讓台灣醫療走上世界舞台。



設國外醫療據點 帶動整體醫療服務推廣



公民幫推協會4月10日舉辦「台灣醫療產業新南向發展論壇」,由多位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產官學代表共同就「台灣醫療產業如何走向國際」進行深入剖析。據王炯琅院長觀察,東南亞國家的醫療水準與台灣存在10至20年的差距,他曾參訪泰國最大的醫療集團,看到當地最好的心導管、癌症治療中心,品質仍不及台灣,但每年卻能吸引許多國際病人前來求醫,也獲得很高的評價,讓他發現「台灣應該有很大的優勢」。



王炯琅院長表示,過去台灣醫療輸出多停留在「個別技術移轉」,缺乏制度性、系統化的長期經營,他提出「以醫療服務為平台、以醫院據點為核心」,在當地設立診所或小型醫院,使用台灣的醫療器材、藥品等,透過實際操作的據點,建立當地人對台灣醫療的信心,不僅能將台灣的醫療服務推廣到國際,更有機會吸引國際病人來到台灣治療。



大馬醫療市場獲看好 台灣「這些優勢」可成合作方向



前馬來西亞檳州行政議員鄧章耀表示,馬來西亞醫療市場近年快速成長,也吸引了來自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多國的資本進入,市場對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正是台灣進場的黃金時機。其中,檳城已是一大醫療旅遊熱點,2004年開始,政府與當地私立醫院合作,到印尼進行醫療旅遊的推廣,當初每年約有2至3萬名印尼人來看病,到2024年,每年前來求醫的印尼人已達到50萬人,國際病人的人數領先全馬十幾年,直到去年才被吉隆坡跟雪州超越。



馬來西亞政府將於2025年第二季修訂《私人醫療保健法》,運用DRG(診斷相關組)系統規範私立醫院收費項目與標準。鄧章耀行政議員指出,台灣在DRG和智慧醫療方面經驗豐富,可與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醫院代表和保險公司分享,日前長庚醫院已協助馬六甲醫院打造大馬首個智慧病房,未來還可拓展至智慧手術室等領域。



此外,馬來西亞生技市場成長迅速,細胞療法和外泌體療法的需求不斷增加,台灣在《再生醫學法案》通過後相關產業發展成熟,可利用技術優勢與之合作。台灣在癌症治療及重症轉診上具備競爭力,醫療費用相較新加坡及歐美更實惠,也是馬來西亞患者來台就醫的一大吸引力。



台馬合作醫療據點落地 台灣醫療產業逐步邁向國際



王炯琅院長指出,目前已規劃在馬來西亞檳城設立診所作為據點,未來也期待能拓展到吉隆坡等地。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州藥師提出,協會持續協助台灣醫藥品取得當地准證,並優先在台馬合作院所使用,同時與畢業自台灣醫學系的大馬醫生合作。



台灣政府也透過「新南向醫衛合作暨產業鏈拓展計畫」,推動「一國一中心/雙中心」,整合大型醫院與產業資源,協助台商拓展東南亞市場。陳建州理事長表示,台灣醫療團隊進駐大馬、引入台灣醫藥產品,便可逐步實現「台灣醫療品牌出海、台灣藥品醫材供應、台馬醫療連鎖拓展、台灣醫療東協爭光」。


【延伸閱讀】

泰馬醫療團來台交流!中榮、亞大分享 腹膜透析與遠距照護實務經驗

「臺馬大健康聯合辦公室」隆重開幕 推動台灣生醫產業進軍東協市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