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 20 年!全台第一個「國家級腦庫」揭牌,病人捐腦可供研究藥物和尋找致病機轉

等了 20 年!全台第一個「國家級腦庫」揭牌,病人捐腦可供研究藥物和尋找致病機轉

大腦或腦神經疾病並不是很好診斷,有時臨床判斷和病人往生後病理解剖後也會有落差。醫界多認為,「臨床上找不到答案的事情,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因此,台灣大學突破重重難關,成立台灣第一個國家級腦庫,可為病友帶來更適切的治療方式與藥物研發。

「腦庫」指的是蒐集往生後的腦神經組織,可幫助研發神經退化疾病藥物,如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等。目前全世界共有約 150 個腦庫,但分布在歐美、日本、澳洲等先進國家。而台灣在 2017 年開始著手規劃建立腦庫,如今專屬於台灣的第一個腦庫成立,部分台灣獨有的基因病變也得以解決,不必再仰賴他國,是所有病友和醫師們的福音。

腦部疾病診斷隔層紗,生前、往生後診斷有出路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為台灣腦庫負責人,而決定建立腦庫的原因,是來自於病友的心聲:「如果我走了希望可以提供我的腦神經給醫學研究。」為何直接研究腦組織如此迫切?因為現在許多腦疾病致病原因仍成迷,未來透過病友自願捐腦的方式,已經能直接研究腦部組織。

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過去診斷病人腦部疾病都是透過影像學,但透過螢幕觀察中就像隔一層砂。謝松蒼補充,部分病人往後病理診斷與生前臨床診斷的結果有落差,至少 40% 個案兩者有出路,其中 14% 個案生前與往生後診斷不同、17% 個案有新的病理變化、9% 個案甚至是往生後才有病理診斷。

為了弭平生前與往生後醫療診斷的落差,確定實際病因、對症下藥,腦庫成立將能解決一切。不僅如此,謝松蒼提及,台灣目前也有部分特殊基因型,包含類澱粉神經病變、威爾森氏病及小血管病等。代表即便全世界有約 150 個腦庫分布在先進國家中,仍無法經由其他國家腦庫中取得資料或腦神經研究。

病人、健康民眾皆可捐,專家指出只有這 2 類人不行


至於下一階段如何取得可作為研究的大腦,台灣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教授李立仁說明,事實上仍仰賴病人意願捐贈。當病人死亡後,其大腦需要在 24 小時內急速冷凍,因此會由腦庫遣派人員前往醫院領取,或由他院送至台大,組織與檢體會進行剖半、切片等動作,並保存在低溫-80℃的冰箱中,可存放 4、50 年之久。

等了 20 年!全台第一個「國家級腦庫」揭牌,病人捐腦可供研究藥物和尋找致病機轉
謝松蒼醫師表示,捐贈來的大腦須放置於-80℃的冰箱中保存,容量為 150 個。記者陳韋彤攝。


目前位在台大醫院的腦庫共可存放 150 個大腦,謝松蒼表示,預計開放捐贈大腦的對象,包含神經罕見疾病患者、腦部疾病患者和健康民眾,有健康的數據對比非常重要。不過李立仁提醒,若病人生前已有腦死的狀況,或感染庫賈氏症等有傳染性的疾病,為避免器械沾到病菌,甚至帶進實驗室中,以上 2 種情形則不建議捐贈。

腦庫的成立一路從倡議、突破法規限制,共花費了 20 年的時間,如今正式揭牌,也已收到幾份同意捐贈書,預計年底人員配置完成後將正式上路。但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強調,成立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保存、摘除大腦或切片所需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都需要充足經費才可順利運行。

不僅是對大腦的基本處理,後續研究也相當重要。張上淳期盼,針對未來運作,衛福部和國衛院都可以給予足夠支持、經費。對此,薛瑞元則承諾,衛福部一定會支持並撥經費,但具體的估算得看學界研究計畫,以及後續科技預算的分配,原則上會採用每年撥款的方式提供支援。

文、圖/陳韋彤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