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蔡英文帶領台灣走過暴風 贏得國際尊重

蔡英文總統今天正式從政治舞台畢業。法國世界報分析蔡英文政績表示,她以自身認同、地緣政治與經濟發展讓台灣在國際社會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展現平衡天賦,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世界報(Le Monde)昨天以「台灣:在平衡者蔡英文領導下,暴風雨中8年的穩定」為標題,從國際角度分析蔡英文政績及台灣8年來的轉變。

世界報駐台北特派陳翡(Florence De Changy)寫道,67歲身材嬌小的蔡英文即將以58%高支持率的優等生之姿於20日從政治舞台上畢業,「並被部分民眾視為台灣當代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自她2016年上任以來,台灣至少在3項領域中表現亮眼:國際地緣政治、最尖端科技,以及對人權的尊重。

由於台積電的頂尖技術,台灣也成為全球最先進半導體不可或缺的角色。駐法代表吳志中告訴世界報,「台灣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核心,這個轉變是在蔡英文任內才出現的」。

世界報分析,長久以來,這座被中國視為遲早要「統一」的島嶼,都是國際社會的邊緣角色。「但台灣透過擺脫沈重的中國傳統,強化了自身認同,並在很多成功上都被視為典範:COVID-19抗疫、民主轉型、美中關係穩定,以及面對習近平敵對聲明與中國軍隊挑釁時的斯多葛主義(stoicisme)」,也就是冷靜態度。

蔡英文卸任前幾天的最後一項公開活動之一,就是接待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冠軍得主妮妃雅。

身著黃色華服、腳踩高跟鞋的妮妃雅噙著淚水告訴蔡英文,「你是台灣的媽媽」,並感謝蔡總統讓台灣創下多個第一:婚姻平權、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全世界第一個總統府有皇后表演的地方」。

文章指出,除了2016年任命「後性別」的資訊大師唐鳳出任數位部長外,2019年的同婚合法化更將毫無疑問地永遠成為台灣正式邁向進步社會的里程碑。

此外,蔡英文也推動台灣認同與文化,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向世界報表示:「台灣認同向來很難解釋。蔡英文則知道如何使用文化作為外交工具」,並表示很開心台灣今年受邀為亞維儂藝術節的主題國。

5月初,蔡英文出席首次在台灣舉辦的「人權新聞獎」(Human Rights press Awards)。該獎項1996年成立於香港,頒發給報導人權的媒體,但在2022年後就因政治高壓而停辦。蔡英文在典禮上重申台灣為亞洲自由文明的堡壘,駐台外籍記者人數也自2016年翻了一倍。

專文寫道,「儘管台灣民主也才30多歲,但根據2023年經濟學人資訊社資料,這個國家已躍升為亞洲第一、世界165國中的第10名民主國,比法國高了13名」。

世界報表示,「蔡英文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從她的第一次演說開始,蔡英文就向北京提議對話,卻無果。她明言拒絕接受一個中國的所謂「九二共識」;而中共原則上拒絕與他們所謂「分離主義」的民進黨成員對話。

蔡英文採取與重視和美國的策略聯盟。首先是出人意料地於2016年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通話;接著總統拜登(Joe Biden)多次表示美國將於中國攻擊時捍衛台灣;最後,是2022年美國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隔年蔡英文於洛杉磯短暫轉機。

於此同時,蔡英文也啟動自製潛艦與戰機的計畫、增加國防預算、加速向美訂購防衛軍武,並延長服役時間。

這些契機讓北京藉機調高分貝,大幅增加海上、防空識別區的軍事恫嚇行動,並企圖否定半世紀以來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況。蔡英文任內同樣承受了中國壓力的後果,包括邦交國從22減少至12個,以及失去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權利。

世界報分析,「蔡英文在兩大強權間行走鋼索,展現極具天賦的平衡技術,以權威和堅定重申政府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