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智庫專文:中共拉攏東馬沙巴菁英推動認知作戰

中共對馬來西亞推動認知作戰,從中央到地方無孔不入,根據捷克智庫最新專文,中共正透過認知作戰,利用在地華人菁英的政治資本,增加對東馬沙巴影響力,企圖以地方影響中央政策。

捷克智庫「解析中國」(SINOPSIS)最近發表「中共拉攏沙巴華人菁英,推動對大馬認知作戰」(CCP subnational influence in Malaysia Co-opting Sabah’s Chinese elite)專文。

專文指出,中國共產黨對外認知作戰範圍廣泛,包含文化交流、貿易、宣傳及外交,以及情蒐、干預和間諜活動,並跨越合法與非法、公開與隱蔽以及善意與惡意的界線。且中共認知作戰的操作方式,通常與中國政府體系與目標有所區別,也讓這些活動表面看起來無害。

SINOPSIS專文指出,中共對地方政府的認知作戰近年成為關注焦點。地方化及去中央化的認知作戰通常更為有效,因能規避媒體、學界和政界監督,也讓中共認知作戰部門更能善用與外國地方官員之間的知識不對等優勢。此外,地方政府官員在基礎建設和資源分配擁有較大決策自主權,有助發揮中共的認知作戰效益。

專文認為,中共認知作戰鎖定外國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對「中央施加政治壓力」;長遠而言更可「升級」至國家層級,增加中共在地方層級操作認知作戰的投資報酬。

專文進一步指出,中共認知作戰尋求控制具代表性人士,藉此影響社會共識與主流政治和經濟決策,具體作法包括形塑公共政策論述,操縱政策方向,掌握外國政府意圖與策略情報;促進科技轉移;壓制批評聲浪,顛覆民主機制及防制反對中國崛起的力量。以沙巴為例,中共就是透過培養與拉攏當地華裔菁英,進行相關認知作戰操作。

對於中共為何將目標鎖定沙巴,專文認為,沙巴位於南海的南端,對中國的利益至關重要。中國透過對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聲索,強化經濟、貿易及軍事利益。有鑒於馬來西亞擁有南海資源的重要比例,北京一直反對馬來西亞在此區域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活動。

專文強調,培養和拉攏海外當地華人社群菁英,向來是中共操作認知作戰的基礎。由於具有政治背景的中共認知作戰目標人士,擁有「影響、顛覆,並在必要時凌駕政府政策的能力,以促進中共的全球利益」,若當選公職更有助促進中共利益。

專文指出,在推動政治認知作戰過程中,中共著重於影響政治人物而非政治體系,更透過圍堵、分裂或譴責等貶抑方式,拉攏、中立或孤立批評人士。

專文指出,沙巴華人菁英之所以成為中共認知作戰目標,是因為與政治、政客和決策者之間具有個人及機構間往來關係。由於沙巴及砂拉越等地的政治人物,對馬來西亞2022年選舉結果有關鍵影響力,顯示中共在東馬的地方認知作戰也可能對馬國國家層面造成重大影響。

SINOPSIS專文並說,在沙巴受到中共拉攏的個人通常具有典型的背景,諸如與中國有商業聯繫、擔任政治領袖顧問、前政治人物、智庫成員,以及對年輕人有影響力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